延伸閱讀: 【快訊】統一集團買台灣家樂福定案! 19日深夜重訊記者會證實斥資290億元取得60%股權
(台灣英文新聞/財經組 綜合報導)傳了近8個月的台灣家樂福出售案19日正式拍板,由統一集團吃下法方全部股權,加上全聯去年底併購大潤發,零售業「大者恆大」,統一、全聯本土量販雙強對立態勢已定,競爭強度不容小覷。
過去兩年實體零售受疫情重挫,法商家樂福在歐洲經營辛苦,加上需砸錢投資數位化,法方股東依其全球策略考量,擬出售台灣家樂福60%股權,也掀起國內零售業洗牌契機。
若不計算會員制的好市多,台灣家樂福為國內第一大量販業者,法方去年底宣布釋出台灣家樂福股權,吸引各方搶親;除持有家樂福4成股權的統一集團強調有「優先購買權」,主動拋出意願外,包括遠東集團、凱雷、momo富邦媒、國泰等集團都表態有意收購,成為近8個月來零售業界熱議話題。
法國超市巨擘家樂福(Carrefour)集團在近40個國家有超過1萬3000家門店,構成多元零售型態銷售網絡,是世界領先的食品零售商之一。家樂福集團2021年營收為812億歐元,門店加總擁有超過37萬名員工,全球共有超過50萬人為家樂福工作。
家樂福近年陸續退出亞洲地區,繼2019年將中國家樂福賣掉後,19日再敲定出售手上6成台灣家樂福股權,正式退出台灣市場。
統一企業、統一超商19日深夜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分別回購49.5%與10.5%台灣家樂福股份,暫估交易金額合計新台幣290億元;交易完成後,統一企業持有台灣家樂福70%股份、統一超商持股30%,統一集團100%取得台灣家樂福股權。
在現代化與數位化浪潮推動下,零售通路業成為對規模與資本要求甚高的產業,近年包括台灣或全球都見到整併動作;即使電商市場蓬勃發展,虛實整合儼然是零售新顯學,但有影響力的實體通路仍然奇貨可居。
根據中央社,台灣超市2020年市場產值達新台幣2299億元,其中,全聯市占率逾6成,第2名的頂好市占僅5.9%。
而像家樂福、好市多這類綜合賣場被歸類為「量販業」,2020年市場規模為2287億元,好市多市占率42.8%、家樂福32.3%,第3名是大潤發11.7%,第4名愛買4.6%;若不計算會員制的好市多,家樂福實為台灣量販一哥,且於2020年底收購頂好及Jasons超市。
超市龍頭全聯去年斥資新台幣115億元收購大潤發,規劃將建立跨部門溝通平台,整併超市與量販各自專長,以雙品牌並進,持續發揮對消費市場的實戰經驗與互補性。
對統一集團而言,回購台灣家樂福後,集團將擁有超商、超市、量販及線上電商等不同零售業態,等於是補齊零售「全通路」最後一塊拼圖,意味著台灣零售業「大者恆大」趨勢確立,也讓超商、超市和量販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當吃下大潤發的超市一哥全聯、對上吃下家樂福的超商龍頭統一集團,零售市場雙強對決已成定局。
不過,公平會15日才祭出7大負擔有條件通過全聯併購大潤發一案,這回超商龍頭統一集團要拿下量販家樂福全數股權,消費者日後是否面臨零售市場被壟斷的局面,公平會的態度仍待觀察。
統一集團宣布收購台灣家樂福,牽動國內量販板塊變化,學者分析,過去大家關心同一種產業型態的「市場占有率」,不過隨著科技演進、生活習慣改變,零售業走向全通路策略,未來零售業競爭力端看「荷包占有率」。
統一與統一超19日深夜宣布共砸新台幣290億元,正式併購台灣家樂福。交易完成後,統一集團將取得全台340間門店經營權包含68家量販店、272家超市與頂級超市、129家商場、家樂福商標使用權、部份量販店及物流中心,若加計統一超商約6503間門市,統一集團穩坐台灣零售業霸主地位。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分析,統一收購家樂福後,加上其現有的統一時代百貨、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店等品牌與通路,將補齊原本缺乏的量販或超市這塊,這讓統一對於製造商或批發商,無論是採購力量或議價能力都會大增。
吳師豪說,先前全聯在家樂福併購頂好超市之後,也宣布併購大潤發,就是嘗試要挑戰統一集團在零售業的領導地位,如今統一併購家樂福,形成實體通路的「範疇經濟」雛形,代表統一集團零售版圖「全通路」時代的來臨。
吳師豪解釋,在此「範疇經濟」多角化經營成形後,消費者每日的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需求,幾乎都可對應到統一集團旗下所有實體通路,加上更為無遠弗屆的虛擬通路,統一集團幾乎能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
他分析,如此一來,統一更容易管理跨通路會員、金流或支付,從超商、量販店到百貨等通路,如今都屬於同一系統,消費者能共用累積點數與優惠,影響力非常大,這就是所謂的「顧客占有率」。
吳師豪表示,過去大家談的是「市場占有率」,如今統一收購家樂福後,可以讓消費者的荷包,在一個月內可支配的生活花費,全都可以在統一集團消費,這就是「顧客占有率」或「荷包占有率」,勢必成為未來零售業決勝關鍵之一。
吳師豪表示,統一集團自此不止已有規模經濟,也開始具備「範疇經濟」的雛形,讓統一無論是在上游採購、與同業競爭,到下游消費者的鞏固,都能兼顧,且同時對消費者來說,也更為方便。
至於統一收購家樂福後,是否會誤踩公平交易法的壟斷紅線,對此吳師豪認為不必擔心,壟斷多半是在同一種產業型態才會被認定,統一集團沒有實際經營大型量販店,預料不至於造成問題。
針對統一集團斥資新台幣290億元,取得台灣家樂福全部股權是否涉及壟斷問題,中央社20日引述統一回應,量販店、超市和超商是完全不同業態,應不會構成市場擔憂,統一企業持股70%,股權設計有因應作法。
統一及統一超19日晚間11時40分召開重訊記者會,由統一財務長陳國煇及統一超財務長吳玟琪說明董事會決議,由於牽涉台灣和法國同步作業,因此選擇在深夜公告。
統一強調,此回購案將讓集團全通路布局更加完善,可提供更廣泛優質服務給更多消費者,集團將持續生態鏈規劃,讓在地中小企業與農漁民產品提供給消費者享用。
不過,統一超為超商龍頭,併購國內量販店一哥家樂福,是否涉及壟斷問題,統一財務長陳國煇說,量販店、超市和超商是完全不同業態,應不會構成市場擔憂;股權結構上,統一企業持股70%,也是著眼業態不同,在股權設計也做到相關不一樣的作法。
陳國煇指出,會按照規定在簽完約後15天內,向公平會申報。
至於合併後,台灣家樂福是否改名,陳國煇說明,交易案中商標授權都有相關安排,未來台灣家樂福經營,交易過程中都可以無縫接軌和銜接過渡。
【分析】台灣家樂福出售案7/19拍板 統一、全聯本土量販雙強對立•態勢底定
【快訊】統一集團買台灣家樂福定案! 19日深夜重訊記者會證實斥資290億元取得60%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