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財經組 綜合報導)台北股市今天(4日) 開盤跌105.25點,加權股價指數為14237.83點,成交金額新台幣40.26億元。最低點曾到14226.62,下挫116點。
美股漲跌互見,台股繼上週重挫後,今天反彈無力,早盤上漲近70點,暫時收復14400點,隨後再度翻黑下挫逾百點,台積電挫約1.5%,貨櫃三雄紅盤。
至9時13分左右,台股加權指數下跌44.48點,來到14298.6點。
觀察權值股走勢,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開盤下跌10.5元,下探443元波段低點,隨後跌勢稍見收斂;鴻海今天除息,股價一度小漲0.5%,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紅盤,漲幅皆逾2%。
鴻海今天除息交易,每股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5.2元,今天開盤參考價101元,早盤鴻海股價下挫,一度失守百元大關,最低來到99.5元,跌幅1.48%,隨後重返百元之上,但仍小跌呈現貼息走勢。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今天除息交易,每股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10元,開盤參考價272元,早盤股價勁揚,最高來到283元,漲11元,漲幅達4%,只花約4分鐘就填息完畢。
台灣證券交易所1日公布,7月4日計鴻海、國泰金等26檔指數採樣股票除息,除息後減少市值占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約49.46點。
證交所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7月4日鴻海除息,市值減少約新台幣720億元,占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約23.37點;國泰金市值減少約460億元,占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約14.94點。
7月4日除息交易者計有:
聯華食、宏益、鴻海、國巨、鴻準、友達、圓剛、創見、盟立、華票、國泰金、日電貿、瑞鼎、智易、瑞智、正文、立積、三星、達興材料、富爾特、同欣電、全國電、永豐實、政伸、欣高、好樂迪等26檔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成分股票。
鴻海配發股東現金股利
創歷史新高
鴻海配發股東現金股利總額達720.87億元,創歷史新高;鴻海在5月31日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5.2元,是鴻海上市31年來新高。
展望下半年景氣,中央社引述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6月上旬指出,下半年景氣與原來預期的差不多,甚至比原來想像稍微好一點;鴻海的產品和客戶群比較廣,並沒有看到市場傳聞的不利因素。
劉揚偉先前在鴻海股東會上預期,今年全年營運預估會比今年初預期要好,對於下半年供應鏈穩定度有信心。鴻海先前指出,到2025年集團毛利率目標朝向10%不變,持續有信心達標。
展望未來3年營運,劉揚偉重申到2025年,鴻海集團將取全球電動車5%市占率、營收規模拚新台幣1兆元規模,預估鴻海整車年生產規模可到50萬輛到75萬輛。
在半導體領域,鴻海集團去年在半導體項目營收規模約新台幣700億元左右,預期今年業績目標朝向年成長10%至20%邁進,2023年集團目標在半導體營收要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
在新世代通訊領域,鴻海開始布局B5G相關衛星通訊,最快明年可看到鴻海低軌衛星在上空運行。
國巨除息
預估今年車用占比可超過20%
展望今年營運,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先前在股東會中指出,標準型產品持續調整中,高階特殊型產品訂單持續健康,儘管有中國COVID-19疫情封控變數,部分客戶出貨受到影響,國巨今年營運持續正常。
展望下半年,國巨指出,雖然中國廠區生產營運持續維持正常,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疫情與國際局勢變化,以及中國封城影響原物料供給及物流運輸等不確定因素,審慎應對業績及營運展望。
國巨日前表示,今年合併業績目標1300億元,較去年1065.39億元成長20%以上,營業規模可在全球被動元件產業排名前3大。
展望產品能見度、訂單出貨比(B/B ratio)和稼動率,國巨表示,利基型產品能見度約4個月到7個月,標準型產品維持2個月至3個月,整體訂單出貨比大於1,標準品稼動率約65%至70%,高階品稼動率可衝到9成甚至滿載。
在產品比重,國巨預估今年標準型產品業績占比約25%,高階品占比約75%,目標高階品業績占比提升至8成。
展望應用趨勢,國巨指出,電動車和充電樁等車用持續穩健,目前車用業績占比約20%,預估今年車用占比可超過20%,目標2023年占比提升至22%。
台股7/4早盤震盪•一度跌逾百點 鴻海、國巨、國泰金等26檔股票除息•指數蒸發49.46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