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唸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在國文課堂上,老師叫一位同學起來讀一段課文。當他讀到成語「如火如荼」時,一個不小心,將「荼」讀作「茶(ㄔㄚˊ)」。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到老師一聲大吼:「甚麼?你給我讀作ㄔㄚˊ?」瞬時之間,全班鴉雀無聲,大家心裡嘀咕:「慘了!這個老師可是會打人的……」
經過這次「震撼教育」之後,筆者自小就一直牢記在心:「茶」和「荼」兩個字雖然只差一畫,但是兩者的讀音卻截然不同--「茶」的讀音「ㄔㄚˊ」,而「荼」讀音則是「ㄊㄨˊ」。兩者的意義也截然不同--「茶」是我們常喝的飲料,而「荼」則有完全不相干的意思。
按,在成語「如火如荼」中,「如火」是「如火般熊熊燃燒」的意思;而「如荼」中的「荼」,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荼,茅秀也。」也就是說,「荼」是茅草的花,故「如荼」的意思就是「如茅草的花團團盛開」。因此,成語「如火如荼」通常用來形容一個盛大的場面。例如,一個場面盛大的展覽會,我們就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在古代,一支軍隊軍容壯盛,也可以用「如火如荼」稱之。
就這樣,「茶(ㄔㄚˊ)」和「荼(ㄊㄨˊ)」兩字橋歸橋、路歸路,如此不知經過多少靜好歲月,直到有一天……
這一天,筆者無意間在《康熙字典》看到如此的記載:
「茶,茗也;本作荼,今作茶。」
嗄?「茶」和「荼」原來是同一個意思!這完全顛覆筆者自幼至今的認知,一時之間簡直難以想像!然而突然一轉念,「茶」的台語【註】讀音「ㄉㄝˇ」和「荼」的台語讀音「ㄉㄛˇ」不是非常相近嗎?可見《康熙字典》說的:「茶,茗也;本作『荼』,今作『茶』。」確實是有根據的。
回想起那位初中同學將「如火如荼」讀作「如火如茶(ㄔㄚˊ)」被老師吼的往事(見本文第一段),筆者有點想為他叫屈哩!
泡茶的基本工具不外乎「茶壺」和「茶杯」。「壺」讀音「ㄏㄨˊ」(與「湖」字同音)。照理說,台語的「壺」字應該讀作「ㄛˇ」(亦與「湖」字同音)。但是台語的「茶壺」一般不讀作「茶ㄛˇ」,而讀作「茶ㄍㄛˋ」--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
我們知道,日語漢字有兩種發音方式,即「音讀」(おんよみ)及「訓讀(くんよみ)」;其中「音讀」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漢唐時期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例如,「湖」字的日語「音讀」發音為「こ」(ko),可知當初傳入日本時「湖」字的漢語發音應為(或近似於)「こ(ko)」。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當初「壺」字曾經讀作「ㄍㄛˋ(kó˙)」而在台語裡沿用至今,應無疑義。
其次談到「茶杯」。「杯」這個字的部首為「木」,可見最早的杯是一種木製的容器。古籍《說文》:「桮,通作杯,飲酒器。」又,古籍《史記項羽傳》:「一杯羹」。可見古時的「杯」是用來裝酒或肉湯的。今日的「杯」則包括裝茶的「茶杯」;其材質也不限定為木製,舉凡瓷杯、紙杯、玻璃杯、塑膠杯等等,通通稱為「杯」。
依照語言「約定成俗」的原則,台語也用「茶杯」(讀音:tê-poe,或ㄉㄝ- ㄅㄨㄝ)這個詞;但是更常用的是「茶甌」(讀音:tê-au,或ㄉㄝ- ㄠ)這個詞彙。古籍《廣韻》:「甌,瓦器。」又,古籍《正韻》:「今俗謂盌,深者為甌。」意思就是說,陶瓷製的茶器,淺的叫做「茶盌」(讀音:tê-oáⁿ),深的叫做「茶甌」(讀音:tê-au)。
台語用「茶甌」一詞來稱呼一般所謂的「茶杯」,感覺上似乎更為典雅,各位看倌你認為呢?
【註】廣義來說,「台語」係包括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各族語、以及新住民各族語等等;但本文中所謂的「台語」則是指源於閩南語而目前在台灣通用的一種語言。不過由於諸多時空因素,此「台語」已經不等同於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