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政治組 綜合報導)來自東吳大學音樂系大四的學生溫約瑟身為台灣業餘軍事迷,告一己之力,以土法煉鋼的方法搜集中共解放軍相關機構資料,在 Google 地圖上打造「解放軍部屬地圖」,引起外界關注。
溫約瑟這份自製地圖在Google上已達到超過 60 萬點閱率,他也受邀到「三國演議」節目分享製作心得,說明他是如何透過公開資料和其他方法辨認,來拼湊出782個與軍事相關的設施。
主持人汪浩(中國問題專家)在節目上提問,表示中國的軍事秘密很難整理,不論是軍事雜誌,還是消息也好,公開訊息是非常有限的,好奇溫約瑟是如何做到自行整理的。
溫約瑟回應,他主要是透過維基百科公開的資料,還有他曾看過中國百度論壇有網友留言,提及軍營旁有水庫,因而間接確認軍部所在地。另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土法煉鋼」用肉眼去分辨地圖上的設施。他根據中共軍用設施的特徵,直接肉眼判讀,但也曾經誤判被軍事迷糾正。
根據其他軍事迷的研究,這份地圖涵蓋了782個與軍事相關的設施,包括海軍基地 32 座、海外基地 2 座、空軍和雷達基地 215 座、政府及軍方核心機關 11 處、大型訓練訓場 35 座、戰略支援部隊 8 座、陸軍基地 343 座、火箭軍基地 53 座、軍校 54 所及軍工廠 29 座。
馮約瑟說,這份地圖是他去年6月建立的,起初只有做空軍,現在有中國核心軍政機關、海陸軍基地、火箭軍、戰略支援基地等,還有中國40幾間軍校、軍工產業重要設施,像是造船廠等。
他製作這份地圖的動機在於,他曾看到中國雜誌《艦船知識》的軍事雜誌在2020 年發布一份「台灣兵力部署概略圖」並標示「攻台必備」,作為台灣業餘軍事愛好者的溫約瑟也因此打算製作中共軍隊部署地圖。
溫約瑟說,這份地圖的目的是讓民眾更知道解放軍的軍事概況,也和兩岸政治有關,尤其看到近期國際局勢變化,如烏俄戰爭等,加上中國國內民族主義高漲,這些內外部的政治變化成為共軍如此部署的原因,盼台灣民眾能對東亞區域安全、軍事、兩岸等議題產生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