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為了邁入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政府將推出第6波紓困振興措施,而每次推出紓困振興方案前,政府都免不了都要拿出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來說項,表示台灣經濟還不錯,要民眾不要太過擔心。但實際狀況真是如此嗎?為何一般小老百姓的生活痛苦指數會不斷升高呢?
日前媒體的一篇報導:政府這波加強版的振興經濟方案,將以內需產業為主,文中提到黨政高層表示,即使面臨疫情,今年台灣整體經濟數據並不會比去年差,中南部不少百貨通路,因為五倍券的發放,業績還創下三年來的新高,比疫情前更好,但比較令高層擔心的,還是整體消費信心。
也就是說,每次要推出紓困振興措施時,政府都會拿出各種經濟數據出來,指出台灣經濟表現在疫情期間都比別人強,要民眾不要太擔心。因此,端出的牛肉明顯都比其他國家少,看在國人眼裡只有稱羡!心裡卻很不是滋味。但這些公佈的經濟數據,真的能夠反映國內真實經濟狀況嗎?
為何政府能夠這麼的有底氣?總是要台灣民眾不要太擔心呢?因為,根據主計處5月底最新公布的數據,台灣2021年經濟成長率為6.57%,即使通膨壓力大增及俄烏戰爭利空影響,預估2022年經濟成長率仍有3.91%,雖然較今年2月預測數字下修了0.51%,但仍比全球大多數主要經濟國家為佳。
根據統計,2021年台灣GDP總成長率6.57%,其中工業的成長占比最高,占了4.79%,服務業占了 1.89%,農業則是負成長。經濟表現最佳產業大都集中在工業,尤其是科技產業部份。
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料,2021年就業者行業結構比較中,農業占比4.7%、工業占比35.5%、服務業占比59.8%。也就是台灣就業人口中,薪資水準最低的服務業就占了六成之高,而屬於高薪的科技業的從業人員,若扣除傳統的製造產業後,實際從業人數可能占就業人口不到二成。
由數字來看,所謂台灣疫情期間經濟表現還不錯,主要受惠於這幾年科技業大好,所以,應該只有大約二至四成左右的人感覺良好吧?有多達至少六成的民眾,對於疫情及通膨所造成的生活壓力,痛苦指數應該是逐日升高中。
就以政府計劃推展第6波紓困振興措施傳出後,商業總會就率先發難出面表示,政府雖拍板新台幣345.6億預算,但卻以振興為主,與產業期待紓困的需求不符,反觀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等地方政府都研提紓困措施,政府要務實接地氣才能幫助產業度過難關。
根據商總統計,今年第二季本土確診數大幅增加後,旗下63個產業工會及所屬446家企業,發現整體服務業4、5月平均營收,和今年1到3月疫情爆發前相比,累虧再衰退42.49%,其中以餐飲業衰退57.7%最多,其次為觀光旅遊業衰退54.74%,其他產業衰退41.26%,交通運輸業則衰退3成5。由此可見,服務業目前營運的真實狀況,只能以「慘」字來形容。
但到底紓困、振興應該何者優先呢?如今顯然各方又出現不同聲音。只能說紓困及振興都同樣的重要,但政府在訂定政策時可別忘記,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就業人口總數的六成之高,這些薪資水平處於最低階的族群,如果生活都出現問題了,要如何鼓勵他們消費呢?
主計處上周發布今年4月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4,353元,雖較去年同月增2.7%,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大增幅,扣除物價漲幅後,前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1,605元,年減0.23%,呈現近6年來首度負成長,顯見薪資成長卻被通膨吃掉了,薪資購買力也有降低現象。
顯然,黨政高層擔心的消費信心問題已經出現了。而主計處預估5月整體受僱員工數和整體薪資表現,恐怕將有更明顯的影響出現。紓困與振興熟輕熟重?或者必須同時兼顧並下猛藥,才能解緩民眾生活痛苦指數,目前正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及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