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印度突遭異常熱浪侵襲,各地溫度爆表,一片紅通通,用電量也因而激增,導致大規模停電,民眾苦不堪言。專家憂,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高溫將挑戰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印度首當其衝,而其仰賴煤炭發電的能源政策,也使其成了溫室氣體製造機。
綜合美聯社與CNN報導,印度今年夏季來得迅猛,3月就出現了1901年以來破紀錄高溫,而北中部地區的4月均溫也創122年來最高,上週有十座城市都出現攝氏45度酷熱溫度。在過去,極端熱浪可能每半世紀才會襲擊一次,如今卻縮短為每四年一次。
原本涼爽的春季突轉為無情的熾熱天氣,學校被迫關閉,掩埋場爆發火警,作物枯萎,用電量也跟著激增。七成發電來自燃煤的印度,各地電廠的煤炭存量已跌至警戒線,導致各邦無預警斷電,凸顯了嚴重的能源安全問題。
國際能源總署指,印度城市還在蓬勃發展,未來二十年對電力的需求只會升不會降,但在失衡的能源架構下,頻繁停電恐打擊甫從新冠肺炎(COVID-19)回神的經濟,衝擊醫療等民生必需服務。
截至1日,印度165座煤電廠中,94座炭存量告急,8座並未運轉。政府雖規定電廠必須維持24小時的炭安全存量,卻鮮少電廠符合規定。
印度並非缺煤,而是未能事先評估需求。就算熱浪消退,供電需求還是可能於6月至8月間再達高峰,因屆時濕度太高,再碰上耕作季節以及雨季不利煤礦開採,都可能使煤炭缺口擴大。進口煤炭雖是一條出路,惟俄國侵略烏克蘭使炭價3月飆到每噸400美元,可不是阮囊羞澀的電力公司能負荷。
專家疾呼,印度要做的並非擴大煤礦開採,燃煤發電只會產生更多溫室氣體,「困住」更多熱能,不啻惡性循環。眼看熱浪恐成日常,印度需要的是能源多元化,著眼再生能源。
「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主筆暨印度人類居住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for Human Settlements)研究員辛格(Chandni Singh)表示,印度並無熱浪因應計畫,「未來熱浪將挑戰人類的生存極限」。
新德里運煤車(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