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睽違16年】電動機車廠Gogoro宣布4月5日正式掛牌!成台灣第2家在美股上市企業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亞洲似乎沒有美股那麼風光。邁入2022年,新加坡、香港相繼都有SPAC新兵IPO正式掛牌上市,其中香港首檔特殊目的收購公司Aquila ACQ-Z(07836.HK)上周五(18日)上市交易,但表現依舊平平,並沒有展現蜜月行情,讓人不禁懷疑,SPAC神話是否在亞洲投資人心中,施展不開魔法,將影響未來SPAC公司選擇市場的意願。
2021年4月13日,東南亞網路叫車與食物外送龍頭 Grab 宣布要和 Altimeter Growth Corp.藉由SPAC 合併上市,估值高達400億美元,成為最大規模的 SPAC上市案,一時之間,SPAC「借殼上市」成為新興獨角獸公司快速上市的捷徑,一時蔚為風潮。
SPAC是由私募基金或是業界專家成立一家空殼公司,對外說明將併購哪幾類公司,透過 IPO 募資,再拿這筆錢併購目標公司,不必走傳統IPO冗長的審核與上市程序,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下,低成本加上熱錢急尋高報酬股,SPAC更是大受歡迎,2020年美國SPAC初次上市募集金額高達834億美元,是2019年的六倍;上市家數為248家,亦是2019年的五倍。
到2021 年底,SPAC 在美國上市家數已來到613 家,共募集了1450 億美元,比 2020增長了91%,占美股整體IPO市場的比重亦已將近六成之多,影響力是與日俱增。
而風潮随後吹向亞洲,新加坡、香港搶亞洲重要金融中心地位,競相開放SPAC捷徑、發布新的上市框架,新加坡去年9月2日率先引進SPAC新制,香港亦於今年元月1日新規生效引入。
而今年1 月 20 日,首檔 SPAC、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旗下子公司祥峰科技收購(VTAC)正式登陸新加坡交易所,隔天另一檔歐洲資產管理公司Tikehau Capital和LVMH集團董事長Bernard Arnault的控股公司Financiere Agache支持Pegasus Asia亦馬上掛牌,但二檔首日行情均是表現平平。上周五香港首檔SPAC 股票Aquila上市首日,也同樣並未引發投資人追捧。
Aquila 這檔SPAC雖然單位發行價為10港元,但香港目前只限專業投資者參與SPAC股份,每手入場價高達105萬港元,遠高於一般新股發行,門檻過高,以致投資人並不熱絡,只成交三宗交易,截至18日收盤為止,Aquila價格只剩9.68港元,不漲反跌3.2%,成交1752萬港元。而港股恒生指數同一日上周五下跌88.83點,跌幅約為0.4%。
香港SPAC的上市規則跟美國比相當嚴格,只容許專業投資人認購和買賣,且完成併購後且轉換股權完成後才能讓散戶投資人投資。Aquila雖然在初級市場沒有表現亮眼,不過上市前其實已獲法人超額認購,包括40家法人機構與近60位的專業投資人,共計已募得約10億港元資金,嚴格來說也不能說不成功。
香港、新加坡雖然一開始SPAC新兵掛牌蜜月表現差強人意,但重點在於宣示作用,希望扶植、吸引一些大中華、亞洲富有潛力的新星企業、獨角獸到自己的市場掛牌,吸引海外資金與人才流入才是重點。除了Aquila外,目前還有9家SPAC公司等著掛牌。
其實更早在2009年韓國交易所與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早就引入SPAC框架,只是當時交易同樣不熱絡、發展緩慢。說到底,SPAC的成功始終與熱錢息息相關,在今年俄烏通膨陰影與各國相繼升息下,星港SPAC似乎有些出師不利,且風險性較高的SPAC特殊「借殼上市」這種模式,能否獲亞洲投資人青睞並成功複製美股的成功經驗,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來觀察並驗證。
【睽違16年】電動機車廠Gogoro宣布4月5日正式掛牌!成台灣第2家在美股上市企業
〈財經主筆室〉SPAC在亞洲似乎沒有美股風光 星港IPO蜜月相繼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