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綜合報導)內政部去年2月預告將修法開放原住民在國家公園狩獵,消息一出引發動保團體反彈,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發起連署,呼籲有關單位審慎評估,維護中央山脈保育軸之生態。
內政部提出的國家公園法修正草案,擬允許原住民在基於傳統文化、祭儀或自用目的下,在一般管制區獵捕野生動物。反對人士認為,國家公園和「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保護區一樣,旨在保護本土生物棲地與維護生物多樣性,而非引進開發、利用的行為。
連署書指出,以國有林地計算約18,489 平方公里,幾占台灣島之半。其中跨越中央保育軸的四座國家公園,面積約 3,042 平方公里,若這四座國家公園再開放狩獵,幾乎全國有近三分之二國土都屬可申請狩獵範圍,野生動物可休養生息之環境,所剩無幾。
再者,連署書批評,林務局2018年試辦的部落狩獵自主管理計畫根本未能確實執行,不僅資訊不夠透明,也未經專家評議,無法證明開放狩獵不會斲傷野生動物族群、導致區域性滅絕。
另,一般管制區是遊客主要活動區域,維護遊客安全亦是各國家公園管理單位職責所在。原住民狩獵誤傷他人之事件層出不窮,若貿然開放,難保不會發生獵槍傷人、殺人情況。
連署書強調,既然現行野生動物保育法已涵蓋非營利性自用之狩獵,國家公園作為中央山脈保育軸中,野生動物棲息的最後一道防線,理應獲得保護。各團體與多名學者盼內政部能審慎考量,撤銷原預告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