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政治組 綜合報導)義美食品2021年曾向友台大國立陶宛送出了共44,820盒小泡芙,那麼這些小泡芙現在都去了哪裡呢?一位立陶宛媒體人4日指出,這些大受人們歡迎的點心已送至養老院和慈善機構,陪伴老人與小孩度過溫馨的耶誕假期。
還記得立陶宛曾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嗎?當時提案捐贈台灣疫苗的立陶宛議員非常喜歡義美小泡芙,因此義美食品於2021年將3,735箱,等於44,820盒的小泡芙贈與立陶宛,表達民間謝意。
當這麼多的小泡芙前進立陶宛,究竟會送到誰的手上呢?一位立陶宛媒體人 Andrius Tapinas 最近在臉書表示,立陶宛外交部政務次長 Mantas Adomėnas 有一天和他聯絡,希望他能一起幫忙分送這些小泡芙,因此開啟了小泡芙送暖的旅途。
Andrius Tapinas 說,疫情剛開始流行的時候,他曾帶著醫療用品以及一些甜點到養老院探視,他發現比起口罩、呼吸器,對那些高齡爺奶而言,甜點的吸引力反而更大,因為這更代表有人關心他們,送他們禮物。
Andrius Tapinas 決定將義美小泡芙送到養老院和慈善機構,他和所屬的 Laisvės TV 開始擔任協調以及物流的工作,來來回回的處理了海關、倉儲、以及許多繁複的申報工作,並在12月將小泡芙送往立陶宛各地總共156個地點。
Andrius Tapinas 說,這些甜點讓那些平常較少受到關注的人,增加了甜蜜的滋味,他們感謝義美,因為他們為很多人創造了更好的聖誕節。
近期立陶宛因挺台遭中國經濟制裁,不但利用各種手段來卡住立國貨物,甚至從供應鏈下手,要求其他國家的產品中也不能有立陶宛生產的零組件。立陶宛總統 Gitanas Nausėda 近期表示,該國政府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稱在該國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個錯誤,引發軒然大波。
對此,國會議長 V. Čmilytė-Nielsen 質疑「我想知道為什麼只有在中國開始向立陶宛施加經濟和政治壓力之後,總統才批評這一決定。」
即使如此,美國及歐盟主要國家還是支持立陶宛,對於立陶宛的對台政策仍然力挺。立陶宛外交部長發言人 Vytautė Šmaižytė-Kuliešienė 5日更告訴中央社,立陶宛政府歡迎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此一決定「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