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22-01-06 00:06
首次發稿: 2022-01-05 21:44
國發基金睽違9年
再次設立基金鏈結海外
(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台灣與國際連結再跨大步,國發基金將設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這也是繼2012年成立台紐共同基金後,睽違9年,國發基金再次設立基金鏈結海外。
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今天(5日) 表示,台灣國發會將設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產業,投資領域初步鎖定半導體、生技、雷射等領域,具體細節將由雙方相關部會共同討論商定。
國發會證實,中東歐投資基金預計由國發基金出資,希望結合外交與經貿,強化與中東歐的連結;國發會去年10月展開為期9日的中東歐經貿訪問,了解中東歐在雷射、電子產業等發展,未來也將進一步尋求深化合作的機會。
根據中央社, 這並非國發基金首次設立投資海外的基金,2012年國發基金便與紐西蘭政府投資管理的創投基金規劃以共同出資的模式,合作投資兩國創業投資事業,目的是增加雙方經貿往來與促進產業發展。
除了政府對政府的合作關係,國發基金投資海外民間創投有將近20年的時間,投資對象遍及以色列、德國、美國、日本等創投業者。
國發基金官員表示,截至去年第3季,投資的創投基金有60家,其中國外創投基金就有23家、超過1/3,國發基金也會要求這些創投應與台灣產業連結,如協助台灣企業技術移轉、在台設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等,以達到協助台灣產業發展的效果。
首次發稿: 2022-01-05 21:44
【中國施壓】立陶宛外交部「堅定不移」歡迎台灣設代表處 我代表黃鈞耀:將設2億美元基金投資當地
(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立陶宛外交部長發言人今天(5日) 表示,立陶宛政府歡迎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此一決定「堅定不移」。
立陶宛總統諾賽達(Gitanas Nauseda)4日接受廣播電台Ziniu Radijas訪問時說:「我會認為不是開設台灣代表處有錯,而是以台灣為名有錯,這件事我沒被諮詢過。」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2021年11月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新獲任命的首任代表黃鈞耀及同仁合影。(圖/外交部)
立陶宛總統諾賽達(Gitanas Nauseda)2019年檔案照片 (圖/路透)
諾賽達還說,他認為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領導的立陶宛外交部去年做出相關決策時,並未全面評估後果。
針對諾賽達(Gitanas Nauseda)的說法,以及外交部是否考慮變更台灣代表處名稱,中央社5日引述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的發言人庫列緒葉內(Vytautė Šmaižytė-Kuliešienė)表示,立陶宛政府期待與台灣發展商務、科學、技術與文化關係;立陶宛與台灣人民因共享價值觀及奠基於創新的開放有活力社會而親近,立陶宛政府期待雙邊人民有更多接觸。
她指出,支持民主與人權等普世價值是現任執政聯盟訂定協議的一部分,也是政府施政規劃的重要內涵。
由於中國以「台灣代表處」獲該國設立為由,自去年(2021) 夏天以來明顯加大對立國的外交與經貿施壓。不過,立陶宛在安全領域的重要盟友美國也相應強化對立陶宛的具體支持,並協調歐洲採取行動。
諾賽達與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甚至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傳出關係緊張、溝通不良,並非最近才發生的事,但中國與台灣議題確實有「增添火花」的作用。
據悉諾賽達與席莫尼特在2019年總統大選曾是競爭對手;席莫尼特雖未加入政黨,但一向與藍斯柏吉斯擔任主席的「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Homeland Union – 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親近。
另一方面根據路透外電報導,我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Eric Huang)5日表示,台灣將設立一個2億美元的基金來投資立陶宛產業。
黃鈞耀在一場線上記者會中說,這項戰略投資基金將由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出資,中央銀行將予以支持。
立陶宛去年允許台灣在立國開設代表處後,正面臨中國施壓撤銷這項決定。
針對立陶宛總統諾賽達認為該國讓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錯誤」,國會議長希米利特也表示不認同,並質疑諾賽達為何等到中國施加政經壓力後才批評這項決策。
去年11月台灣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中國政府認為此舉違反「一中」原則,與立陶宛關係趨於緊繃。
中國以降級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來回應台灣代表處開設;中國還被控停止讓立陶宛出口商品通關,促使歐盟準備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告。中國則否認阻擋立陶宛出口的商品。
在中國外交部要求立陶宛駐中人員將外交人員識別證交還後,立陶宛去年12月召回所有駐北京外交人員。
對此,希米利特(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指出,就她的看法,讓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沒有錯。
中央社引述立陶宛媒體delfi.lt報導,希米利特表示:「我不認為這是個錯誤。」她也說自己不同意諾賽達總統昨天對政府外交政策的批評。
對於諾賽達總統的發言,我外交部昨(4日) 晚則表示,基於外交慣例,對於他國政府內部政策決策過程,不便發表評論,但台灣力挺立陶宛政府的決心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