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財經組 綜合報導)主計總處將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上修,將可達6.09%,創下11年來新高,加上近期台灣出口強勁、投資大爆發,2025年人均GDP有望超越韓國。
根據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台灣經濟體質轉佳、出口強勁、投資大爆發的原因在於,近期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爆發,使得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各國都受影響,不過台灣經濟體質強勁、具有韌性,產品安全性也相當可靠,使得台灣在國際情勢不穩的情況下仍能良好發展。
此外,蔡鴻坤也說,台灣三大航商運量占全世界10%以上,近來航運出現榮景,台灣也因此獲利。《財訊》雙週刊社長謝金河指出,台灣的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第3季淨利合計1665億元,竟超越台積電。
至於南韓的表現,蔡鴻坤說明,近期南韓大型航運商倒閉,加上在中國市占率很高的三星也因華為、小米等中國品牌愈來愈熱門而受到銷售打擊,韓國因此減少很多商機。
根據主計總處提供IMF於10月發布的最新報告,台灣人均GDP與南韓的差距逐步縮小,預計2024年台韓人均GDP都將達到4萬美元,台灣以個位數的差距落後,但到了2025年,台灣人均GDP為4萬2802美元,將超越南韓的4萬2719美元。
不過蔡鴻坤表示,韓國近幾年雖然遇到挑戰,勢必會利用其優勢再度找到出路,像是搶攻晶圓代工市場,或是加強極具競爭力的文創產業的發展。
中央社指出,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說,這幾年台灣出口表現、經濟成長率都贏過韓國,只要台灣能夠把握住優勢,人均GDP超越韓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