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歐盟16日發布「歐盟印太合作戰略」共同報告,展現印太區域與歐盟的共享利益以及戰略重要性,報告亦關切南海、東海與台灣海峽等熱區衝突攀升恐衝擊歐洲安全與繁榮,並強調將與台灣、日本等夥伴強化半導體產業鍊與價值鏈,以及尋求貿易投資合作,以及展開數據保護對話。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於16日發布「歐盟印太合作戰略」共同報告 (The EU Strategy for Cooperation in the Indo-Pacific),該報告於4月19日交付歐盟執委會與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 (Josep Borrell) 擬定,內容包含加強與印太地區策略性交流的具體行動,如建立永續兼容的貿易、綠色轉型、海洋治理、數位治理、安全與國防、人員安全等層面的合作。
印太地區成世界重心,歐盟焦點
歐盟經貿辦事處指出,歐盟與印太地區是高度相互連結的,擁有許多共享利益與堅實連結。而印太地區不斷增長的經濟、人口與政治影響力,使該地區在塑造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與應對全球挑戰中,扮演關鍵角色。在依循民主、法治、人權與國際法的原則下,歐盟將以為印太地區的穩定、安全、繁榮與永續發展貢獻作為目標。
歐盟外長波瑞爾表示:「不論以地緣經濟或地緣政治而論,世界的重心正轉移到印太地區。歐盟與印太地區的未來是緊密相連的。歐盟已經是印太地區的主要投資者、是發展合作的領導者,也是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我們的交流目標是維持一個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同時建構一個強健且持久的夥伴關係,在綠色轉型、海洋治理、數位政策、安全與國防等領域共同合作。」
台灣為印太區域重要利益所在 中國是對手也是合作對象
歐盟近月來持續在國際多邊及雙邊場域,透過發表聯合聲明或公報等方式,重申對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視。此次歐盟首度在「印太合作戰略」正式文件中明確納入台灣,將台灣視為歐盟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皆凸顯台海的安全、穩定與繁榮對歐盟在印太區域的利益至關重要。
除了關切中國在印太地區持續加強軍力部署,導致南海、東海與台海成為區域熱點,可能連帶衝擊歐洲的安全與繁榮,該份共同報告也指出,歐盟將與中國針對環境、氣候等共同挑戰尋求合作,但同時將持續保護其自身利益並推廣歐盟認同的價值,並且在與中國存在基本歧見的人權領域等進行反制。
外交部對歐盟重視台灣表達高度歡迎與誠摯感謝,同時也深信,歐盟與台灣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等戰略產業加強合作,不僅將有助歐盟強化韌性及多元的價值鏈,也可協助歐盟在疫後復甦儘速達成「開放性戰略自主」的政策目標。
外交部表示,台灣作為與歐盟共享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等核心價值的理念相近夥伴,將持續在半導體等相關戰略產業的供應鏈重組、數位經濟、綠色能源及疫後經濟復甦等領域加強合作。我方也籲請歐盟依據歐洲議會多次決議,儘速與台灣就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啟動影響評估、公眾諮詢及範疇界定等談判前置作業。外交部將持續堅守核心價值,與歐盟等理念相近夥伴,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及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