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張雅鈞 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29日以60票贊成,壓倒性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該報告關切中國對台軍事脅迫,並促請展開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以及將駐台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European Parliament's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AFET))昨日以60票贊成 、4票反對及6票棄權,通過首份「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EU-Taiwan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報告草案及修正案,接下來將交付歐洲議會全體會議表決。
該項報告主張歐盟在「一中」政策下與台灣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並強調需開始對歐洲與台灣的雙邊投資協定(BIA)進行影響評估以及關切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脅迫。
報告指出,歐盟與台灣擁有共同的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價值觀,是理念相近的夥伴。然而中國對台灣持續以侵犯領空、攻擊性演習等軍事舉動進行脅迫,該報告「建議」歐盟採取行動解決緊張局勢,保護重要合作夥伴及其民主。
報告強調,台灣與中國間的關係不能片面改變,不應違背台灣公民意願,也提醒亞洲的安全與歐洲的繁榮息息相關。
歐洲議會議員也強調雙邊建立經貿關係的重要性,包括在世界貿易組織、5G技術、公衛及半導體等關鍵物資的合作事項。報告也鼓勵歐盟與台灣將加強官方交流,並呼籲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今年底之前與台灣就雙邊投資協定進行影響評估、範疇界定及公眾諮詢等前置作業,以準備與台灣展開雙邊投資協定(BIA)談判。
新聞稿引述負責協調這項報告瑞典籍的歐洲議員魏莫斯(Charlie Weimers)表示,「這份報告書發出強烈的信號,即歐洲已經準備好提升與關鍵夥伴台灣的關係。」
外交部指出,其餘友台建議包括歐盟駐台的歐洲經濟貿易辦事處(European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名稱更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European Union Office in Taiwan)也被外交委員會通過,以反映台歐盟密切合作的雙邊實質關係。
此外,歐洲議會臨時新增並通過修正案,強調歐洲議會支持及歡迎立陶宛同意我方設立台灣代表處、譴責中國政府為此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制裁,同時籲請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Josep Borrell及歐盟理事會採取適當行動力挺立陶宛。
外交部表示,對於歐洲議會首次主動針對台灣與歐盟友好關係的進一步深化,提出全方位視角的積極建議,表達高度歡迎及感謝,也樂觀期待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台歐盟友好合作關係在歐洲議會鼎力支持下邁向新里程碑。
外交部也指出,台灣與歐盟是共享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等核心價值的理念相近夥伴。自歐盟2011年給予台灣申根免簽待遇以來,雙邊關係不斷強化,互動交往層級也持續提升。尤其報告提出之際正逢申根免簽證待遇實施10週年,台灣與立陶宛同意相互設立代表處,更是台灣與歐盟及其會員國雙邊關係持續深化的最佳例證。
外交部強調,由衷感謝歐洲議會再度以具體行動,力挺同為民主陣營的台、立兩國對抗專制政權的霸凌。台灣不會因為脅迫而退縮,將持續堅守民主信念,與歐盟、美國、日本等理念相近夥伴及國家加強實質合作,致力鞏固全球民主陣營的團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