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二十年建設未果,美國終於決心撤出阿富汗,對於自家後院少了個心頭大患,表面上中國似是贏家,更致力放送美國無能的論述。然而中國就此高枕無憂嗎?其實不然。
誠然,民兵武裝組織塔利班(神學士)掌權,對北京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政經機會,但任何發展投資皆需穩定才有前景,從目前的亂象看來,穩定恐怕還是侈談。
一如所有國家,中國對恐怖主義深惡痛絕。北京一再警告塔利班,不可成為策動新疆恐攻的溫床,畢竟當年賓拉登(Osama bin Laden)主導的911攻擊事件,實在對世人留下太大陰影。
沒了美軍鎮住場子,最迫近的威脅即是武裝活動外溢至巴基斯坦與中亞的風險。中國在中亞投資甚鉅,多年來也積極拉攏盟友,一旦區域失穩,對中國絕無好處。
美國總統拜登重申,阿富汗任務結束,美國方能有餘裕對付中俄等更大威脅,而北京顯然也清楚華府的盤算。中國外長王毅就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喊話,願意與美方協力,讓阿富汗問題得以「軟著陸」,但同時也警告,美方別想一方面處心積慮打壓中國,一方面卻指望中方配合。
就投資而言,中國覬覦阿富汗的豐沛礦藏,已迅速卡位,向塔利班招手。然而,中國欲從阿富汗獲利,除了許多仍待解的現實問題,恐怕也需要十足的耐心。根據美聯社,沒了美國勢力,中國在阿富汗的商業投資前景並不會更美好。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雖早已布局阿富汗,挹注30億美元開採全球最大銅礦產地梅斯·艾奈克(Mes Aynak),並承諾打造電廠、蓋鐵路,大興基礎建設。然而多年過去了,鑒於周邊洛加爾(Logar)省持續動盪,建設始終未能動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更中止了阿姆河盆地(Amu Darya Basin)的鑽油計畫,原因在於遲遲未能與烏茲別克簽訂運油協議。阿富汗政府隨後宣布鑽油合約失效。
專家認為,中國若要大舉投資,如何確保人員與資產安全,是一大考驗。就目前而言,北京應會如多數國家一般,對阿富汗發展,暫且抱持觀望態度。
延伸閱讀:
【阿富汗亂局】對外稱不會秋後算帳 塔利班逐戶揪出「通敵者
塔利班份子巡邏首都喀布爾(圖/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