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提到阿富汗,一般人可能只會聯想到戰亂頻仍、恐怖攻擊,殊不知這中亞國家其實是塊礦藏寶地,坐擁至少1兆美元的資源。隨著美軍倉皇撤出,塔利班(神學士)閃電奪權,這龐大「金庫」會落入誰之手?誰又正在虎視眈眈?
CNN報導,阿富汗雖是全球最貧困國家之一,美國軍方與地質學家卻於2010發現其蘊藏了富饒礦物資源,足以改變慘澹的經濟前景。除了散布各省的鐵、銅與黃金,阿富汗更有多國覬覦的稀土與鋰礦。
鋰乃是充電電池與對抗氣候災難科技所需的關鍵礦物,重要性不言可喻。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因應氣候挑戰,全球對鋰、銅、鎳、鈷與稀土之需求只會劇增。
然而,阿富汗這座寶庫至今未能大量開採,不外乎是政治局勢動盪、安全問題、體制薄弱、貪汙猖獗、基礎設施不足、經商環境惡劣,與長年旱災所帶來的障礙。若能克服這些險阻,善加開發資源,阿富汗可望於十年內躍居富裕國家之列。
無奈,目前僅黃金、銅與鐵礦獲得有限開採。採礦產業每年約能為阿富汗帶來10億美元的收益,卻有三至四成都落入了貪官、軍閥與塔利班份子口袋。至於稀土等礦物,更需要龐大投資、技術與時間才有望成為像樣的產業。根據IEA,從發掘礦脈到開始生產,至少得費時16年。
在環保、社會與治理標準日益升高的情況下,外資企業本就對阿富汗興趣缺缺,如今塔利班掌權,誰又敢冒此風險?不過,若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若干國家倒是摩拳擦掌,可能會透過政府出資的項目向塔利班示好。
稀土霸主中國在塔利班拿下首都喀布爾隔天,就公開聲明將與其保持友好合作關係。中共喉舌環球時報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國無意派兵赴阿富汗,至多是透過一帶一路(Belt and Initiative)倡議,在阿富汗局勢穩定後助其開發。至於開發計畫涵蓋多廣,其觸角會伸得多深,中國會藉此獲取何等利益,值得關注。
延伸閱讀:
【給武器給不了士氣】 阿富汗政府垮台 美國精良軍備落入塔利班之手
【阿富汗局勢】塔利班迅速奪城 美國憂恐攻威脅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