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神學士)在幾乎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推翻美國扶植二十年的政府。舉世譁然之際,塔利班奪走的不只是政權,更笑納了多年來美國挹注的龐大軍備與火藥。
根據美聯社,一名不具名的國防官員坦言,在政府兵鮮少抵抗的情形下,美國提供的直升機、槍砲彈藥等精良武器,成了塔利班的最大獎賞。二十年來,美國已花費1,450億美元於阿富汗重建,其中830億美元是用於組建軍警部門,這還不包括這場長久戰事耗費的8,370億美元。
深究政府兵不戰而降的原因,說穿了就是缺乏戰魂。退役陸軍將領、資深阿富汗戰略策士路特(Doug Lute)認為,美國雖能提供有形的武器,卻買不到無形的精神力,「士氣、紀律、領導力與團結力」,是一場戰事成敗與否的關鍵。
美國錯估形勢,除了低估了塔利班武裝份子的韌性,當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宣布撤軍,一股「被遺棄」的情緒瀰漫軍中,扶不起的阿斗垮台也是必然。
再者,阿富汗政府仰賴的是美國源源不絕的培訓與注資,連軍餉都是由美國國防部承擔,但卻無法確保最基本的法治與完善制度。當貪官汙吏、用人唯親都是尋常,此等政府如何贏得軍心?金錢與燃料不斷被貪官中飽私囊,小兵立大功的誘因又在哪裡?
《阿富汗文件》(The Afghanistan Papers)一書作者、華盛頓郵報記者惠洛克(Craig Whitlock)在書中寫道,美國試圖將西方那套強加於阿富汗兵士身上,一味打造一支火力強大的軍隊,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阿富汗人真的願為政府奔赴沙場、不惜一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延伸閱讀:
【阿富汗局勢】塔利班迅速奪城 美國憂恐攻威脅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