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故至今(10日) 屆滿100天,善款發放受關注。據衛福部統計,截至6月21日,新台幣11.1億餘元善款已發出逾8成、約9.3億元,225名傷亡者家屬及乘客收到民眾愛心。
另一方面,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重傷者賴立軒,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復健,康復回到職場,他感念搜救人員的幫助,近日也低調捐贈救災用面罩給花蓮縣消防局表達感謝。
載有近500名乘客的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4月2日發生出軌事故,導致49死、超過200人傷,衛生福利部成立太魯閣號事故捐款專戶,自4月3日至15日共募得超過35萬筆善款,款項超過11億元。
衛福部4月間成立專家小組管理善款並擬定用途,考量事故罹難者平均年齡僅27.3歲,決議針對每名罹難者給予家屬1800萬元扶助金,傷者則依輕重程度不同,給予20萬至1200萬元扶助金,其他乘客每人5萬元心理撫慰金。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捐款執行進度,各界捐贈約11億1797萬元中,扣除捐款人申請退款的46萬餘元,仍有11億1751萬餘元捐款收入,截至6月21日共發放9.3億元,執行率超過8成。
據統計,49名罹難者已有44名家屬領到扶助金,仍有5人的家屬尚未發放;329名傷者已有169人領到扶助金,仍有160人尚未領到,以輕度、門診傷者居多;其他乘客心理撫慰金方面,66人當中已有12人領到款項。
罹難者子女、重度以上傷者子女以及在學重度以上傷者教育資助,共有4人符合資格,已匡列2335萬元,將以信託方式資助至大學畢業。截至6月底,捐款專戶尚有結餘1億8551萬餘元。
衛福部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10日表示,4月底捐款管理及監督委員會邀集5名罹難者家屬、傷患與會後,正式拍板善款使用原則,5月初就發出第一筆善款,後續也根據收到的領據陸續發放款項。
中央社引述蘇昭如說,由於住院傷患都有完整掌握名單,因此善款發放速度也比較快,但輕症、門診患者大多是自行就醫,台鐵局還在陸續搜集名單,人數也會持續增加。
至於有民眾申請退還善款,蘇昭如則表示,事件發生之初,曾有媒體報導質疑善款用途不當,也有民眾認為善款使用方向和想像中不同,因此有少數民眾申請退款,但相較整體善款,退款的比例並不多。
蘇昭如強調,未來會持續聯繫傷者,盼盡快將善款發出,也會在每次會議後,定時更新善款發放狀況。
交通部7月10日指出,截至目前已有近半數罹難者家屬同意補(賠)償方案,至於傷者補(賠)償方案說明會,也沒有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影響停下腳步,已由台鐵局於7月6日以線上說明會方式,邀請傷者及家屬共同參與,有關罹難者家屬、傷者關懷慰問,後續也會由台鐵派關懷員持續關懷慰問,瞭解傷者及家屬需求。
交通部說,事故發生後已責成台鐵局完成7大項具體改善措施,包含台鐵局長每天召開營運安全技術會報,檢討前一日發生事故、事件,並研析發生原因及因應對策,同時透過線上會議讓各基層現場人員參與討論;成立北中南東地區協調中心,整合區內運、工、機、電各單位,強化橫向聯繫,縮短決策時間。
太魯閣號事故傷者賴立軒康復
捐救災面罩感謝搜救人員
今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事故意外,買站票返鄉的賴立軒受困在嚴重變形的7、8節車廂間,當場重傷昏迷,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恢復健康,他低調捐贈救災用面罩給花蓮縣消防局表達感謝。
台鐵太魯閣號4月2日上午9時許在秀林鄉清水隧道前撞上滑落鐵軌的工程車,造成49人死亡、逾200人輕重傷。花蓮縣消防局分隊長葛偉治說,撞擊力道強烈,多個車廂變形嚴重。
葛偉治說,特種搜救隊在變形嚴重的第7、8節車廂附近,發現賴立軒受困在車體碎片及行李箱下,因頭部重創昏迷,奄奄一息,經搶救送醫治療,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復健,終於康復,返回職場。
賴立軒在桃園市擔任工程師,老家在花蓮縣吉安鄉,他從新聞報導中看到當時救援困難,搜救人員在漆黑的隧道內搶救,康復後就主動聯繫花蓮縣消防局,詢問搜救人員物資有無欠缺,他想捐贈表達感謝之意。
經過雙方討論,決定以大型災難所需工具,捐出110組價值新台幣50萬元的「救災安全防護面罩」,這批善心物資近日送達,賴立軒很低調,沒有舉行捐贈儀式。
中央社6月26日引述葛偉治說,救災安全防護面罩可以在低微量有害物質的環境下使用,以太魯閣號事故為例,隧道內有粉塵及撞擊後產生的有毒氣體,比原本的裝備更輕量、好操作,非常實用,對未來搶救工作有很大幫助。
花蓮縣消防局表示,將配撥50組救災安全防護面罩給搜救大隊每人一副,剩下的60組均分給縣內三大隊。局長林文瑞表示,賴立軒的康復出院對於消防工作是一大鼓舞,很感謝他捐贈安全防護面罩,消防局人員會有效運用,持續守護花蓮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重傷者賴立軒,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復健,康復回到職場,他感念搜救人員的幫助,近日低調捐贈救災用面罩給花蓮縣消防局表達感謝。 (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中央社110年6月26日檔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