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綜合報導)中國欲藉「疫苗外交」重振國際聲譽,然而近來卻有至少四個國家,在大量接種中國國產疫苗後,爆發一波波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這不免讓人疑慮,難道一個國家能否控制疫情,全得看打的是哪家廠牌?
紐約時報報導,蒙古、巴林、智利,與島國塞席爾,接種率已高達50%至68%,但過去一周來,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十大國家中,四國卻也榜上有名。這些國家使用的多為中國國藥(Sinopharm)與科興(Sinovac)疫苗。
此一發展不免令人質疑中國疫苗的效力。事實上,中國在疫苗研發與核准使用過程中,本就充滿爭議,在臨床試驗的數據公布上,也缺乏透明度。檯面上的疫苗效力大比拚,輝瑞(Pfizer-BNT)與莫德納(Moderna)約有90%防護力,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與嬌生(Johnson & Johnson)約70%,而國藥與科興則分別為78.1%與51%。
目前至少90多國,都使用中國新冠疫苗,官方雖稱足以降低重症機率,但從這些例子可證,恐無法有效阻斷病毒傳播。就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學家邵一鳴都坦言,中國疫苗覆蓋率須達80至85%才能實現群體免疫,上修原本官方預估的70%。
美國約45%人口已完成兩劑接種,多為輝瑞與莫德納。過去六個月來,病例數已大幅降低94%。以色列是僅次於塞席爾,全球接種率第二高的國家,但採用輝瑞的以色列,每百萬人新增確診數為4.95,而仰賴國藥的塞席爾,每百萬人卻高達716例。
再看看印尼的例子,在變種病毒肆虐下,近來有350名醫護人員染疫,而他們都已接種了科興疫苗。另,2月至6月7日,印尼有61名醫師亡故,其中10人也注射了中國疫苗。
無論哪種疫苗,都無法確保施打後不會染疫,或防止病毒傳播。儘管蒙古官員稱,其病例激增是因太快解封慶祝、人民過於鬆懈。然而,數據擺在眼前,隨著各國推進接種工作,未來可能出現三類國家。
一是有能力與財力取得輝瑞與莫德納疫苗的富裕國家;二是缺乏資源、疫苗施打龜速的貧窮國家;三是人民明明已完整接種疫苗,卻只獲得部分保護力的國家。報導指,使用中國疫苗者,恐怕會淪為這第三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