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生活組 綜合報導)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全球BIO生技協會6日共同宣佈,「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以「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A Brave New Era for Biotechnology)」為主題,將於7月21日至25日在台北如期舉行,7月19日將開
亞洲生技大會籌委會主席李鍾熙表示,疫情中,各國藉生技產業提供檢驗檢測服務及疫苗等防疫產品對抗疾病,台灣生技界也有所貢獻;在疫苗問市,各國逐漸解封的同時,臺灣生技產業要進一步,尋求國際合作伙伴,在國際價值鏈中佔有一席之地。
今年大會主題為「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A Brave New Era for Biotechnology)」,展望疫後生醫新趨勢與機會,從全球抗疫(Combating Pandemic)、先進療法(Advanced Therapies)、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數位醫療(Digital Health)、及投資與區域合作(Investment & Collaboration)等五大重要領域。
這次的論壇將有多位國際重磅講者出席,包括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將分享「2030年精準醫學展望」,有「生醫愛迪生」之稱的MIT知名發明創業家,同時也是莫德納疫苗公司與其他40幾家成功生技公司創辦人--羅伯特·蘭格(Robert Langer) 以「突破性技術的創造與落實」為題,現身說法,講述最新進展。
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將分享從發現病毒到治療的解決方案,而全球最大專業醫藥資訊提供者艾坤緯(IQVIA)副總裁Graham Lewis、PwC合夥人Claire Love等意見領袖,都將分享對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與投資的未來宏觀見解。
今年同樣熱議的「全球抗疫」專題,有俄勒岡州立大學全球健康中心主任紀駿輝(Chunhuei Chi) 將分享全球防疫現況,以色列衛生部國際司司長Asher Yeshaihu Salmon分享以色列全民防疫與疫苗施打的策略與經驗,台大李秉穎醫師分享台灣防疫現況展望。
在投資方面,大會今年也邀請許多國際創投參與,包括維梧資本創投合夥人Hongbo Lu,活躍於英、美、日早期生命科學和健康科技風險投資公司Epidarex Capital創辦人Sinclair Dunlop等。他們將分享藥廠、創投、投資銀行在成熟生物技術行業之中,營運、財務、併購(M&A)、投資、與交易的經驗。
另外,創新療法如細胞激素(Cytokine)的應用以及細胞與基因治療(CGT)正引領醫療變革,多位全球知名細胞激素領域權威講者,包括促成細胞激素成為生物製劑作用標的之三位2020年唐獎得主:牛津大學教授馬克·費爾德曼(Marc Feldmann)、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授查爾斯·迪納雷羅(Charles Dinarello)、日本大阪大學岸本忠三(Tadamitsu Kishimoto)教授等大咖齊聚現身說法,細胞與基因治療方面,還有多位跨國藥廠專家,包括:諾華(Novartis)CGT國際市場總監 Didier Dargent、艾坤緯(IQVIA)臨床試驗副總裁Jennifer Mao分享開發精要。
在生技數位轉型以及精準健康資料大數據部分,英國Biobank 副執行長 Mark Effinggam、諾華(Novartis)基金會總監等知名領袖專家,都將出席分享國際最新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
除了國際藥廠,今年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都擴大參與,其中美國參與的州數甚至超越去年。另外,比利時、瑞士、德國、波蘭、奧地利、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也積極參與此次生技大會,尋求更多曝光機會。展區中,今年特別設立「生物相似藥專區」,國內外重要廠商,包括台康、安進(Amgen)、Celltrion、費森尤斯卡比(Fresenius Kabi)、山德士(Sandoz諾華)、暉致(Viatris)等廠商參與,展現該領域的產業布局與策略。
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已開放報名,早鳥優惠將至6月15日止,活動網站:https://bioasia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