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針對17日晚間再次實施分區輪流供電,台電18日表示,興達電廠1號機17日下午故障跳機,而水情不佳,水力發電無法補位,加上共有近457萬瓩裝置容量的機組正在大修,無法發電。
此外核三一號機測試因為還有問題未排除,17日也無法併聯上場救援。
據了解5/17停電,受影響的用戶至少包括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部分地區。
台南市
台電臉書17日晚間發出緊急停電通知,台南市部分地區晚間突然停電。圖為永康區南台街一帶陷入一片黑暗,路上只見機車燈光。(讀者提供)中央社
台中市
全台17日再次分區限電,台中市清水區部分區域停電,路燈與交通號誌都停擺,陷入一片漆黑,台中市警察局緊急派員協助交通指揮。(警方提供)中央社
高雄市
台電表示,17日晚間8時10分因負載突升,供電能力不 足,8時50分執行分區輪流停電。圖為高雄市前鎮區民宅ㄧ片漆黑。 中央社
台電18日在新聞稿表示,用電攀升,用電量連續多日打破紀錄,尖峰提前到來,超乎預期,造成供電緊澀,因此晚間8時系統自動保護設備動作,造成部分用戶因低頻卸載停電,隨後於晚間8時50分實施緊急分區輪流供電機制,共實施一輪,於晚間9時40分恢復供電。對於停電造成用戶不便,台電深感歉意,5/17停電將至少比照513停電事故,研擬補償方案。
台電強調,17日晚台電為穩定供電,經過一番努力,包括調度水力機組、安排民營電廠提早上線,以及促使大用戶抑低負載,最後仍不得不實施分區輪流供電,台電深感抱歉。
面對機組大修排程無法因應用電成長超乎預期,未來安排機組大修,將審慎考量極端氣候與炎熱天氣對用電成長的影響,妥善規劃安排。有關緊急分區輪流供電機制未來如何精進,台電也將持續研議,儘速對外說明。
台電表示,17日晚間8時電力系統因供需失衡,為維持電網穩定,自動保護設備動作,啟動低頻卸載,第一時間造成約56萬戶停電。隨後自晚間8時50分起,實施緊急分區輪流供電,依現行規定由C組及D組實施限電。原預計實施兩輪,但入夜後負載降低,興達電廠1號機及民營麥寮電廠3號機陸續升載,供電能力足以滿足用電需求,故僅執行1輪,共計停電50分鐘,影響約66萬戶,晚間9時40分恢復供電。
台電說明,興達電廠1號機17日下午故障跳機,台電以水力發電補缺口,惟水情不佳,抽蓄機組雖已放水發電,但仍有限制。另包括核三廠1號機、林口3號機、麥寮3號機、大潭複循環6號機、興達複循環2號機、大林燃氣6號機,及協和4號機等大修機組依規劃期程,尚無法歸隊發電。總計大修機組裝置容量約457萬瓩,佔備轉容量超過10%。
5/17用電再度破歷史紀錄
供電高峰比往年提早
台電在新聞稿進一步說明,用電需求持續攀升,17日下午因氣候炎熱,氣溫一度飆高至38度,再加上經濟成長帶動用電需求增加,下午2時9分尖峰負載達到3744.3萬瓩,比預期多了64萬瓩,再度打破歷史5月用電紀錄,供電高峰也比往年提早到來,需求面攀升超乎預期。入夜後至晚間19時30分,負載仍接近3500萬瓩。
台電強調,機組大修排程須考量機組調度、供電需求及人力、備料等資源,一年前即安排好,對於今年5月用電量成長超乎預期。未來機組大修排程,將更審慎考量包括極端氣候及炎熱天氣影響用電需求等變數,妥善規劃與安排,為用戶提供穩定電力。
針對今年迄今實施兩次緊急分區輪流供電機制,均由C組及D組進行限電,台電表示,現行規定緊急分區輪流供電每年由不同組輪流,台電將重新評估制度是否妥善公平,持續研議精進,一有結果會儘速對外說明。
針對有媒體19日報導稱:
核三廠一號機原定歲修到五月廿六日,但在台電、原能會聯手下,十五日火速核准起動運轉,比預定時間提前十一天,不到三天的審查期比過去平均七天,更是展現超高效率。
外界質疑原能會是否審核開快車,讓一號機盡速加入發電,核安恐埋隱憂......
(聯合新聞網)
原能會澄清媒體誤解:
原能會1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 核三廠1號機於5月15日獲原能會同意再起動臨界後,依程序執行臨界後至併聯前之相關測試,期間於執行三只主蒸汽隔離閥可用性測試時,發現其中一只主蒸汽隔離閥(AB-HV308)未通過測試,需停機查修,並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異常事件報告及立即通報作業辦法」規定通報原能會。
目前該機組安全停機,無輻射外釋疑慮,設備正在查修確認中,原能會將持續追蹤管制主蒸汽隔離閥維修情形。
新聞稿說明, 目前核三廠1號機仍屬大修期間,台電公司尚未申請併聯發電,對於外界認為本會進行臨界申請時之加強現場查證, 有略過部分項目,應屬誤解。
無論機組再起動臨界申請或併聯申請,台電公司均須依程序向本會提出,本會於確認送審文件內容及查證機組現場狀態可符合管制要求後,方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