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在印度為禍,由政府設立的專家小組示警,若干檢體驗出的病毒變異變本加厲,可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讓防疫雪上加霜。
路透報導,專家刻正研究印度這波海嘯疫情的成因,以及印度突變種B.1.617在這場災禍扮演的角色。世界衛生組織(WHO)27日表示,從基因定序判斷,B.1.617的生長速度比其他在印度傳播的病毒種都來的快。日前WHO已將英國種、巴西種與南非種列為「值得關切的變異」,但尚未將印度種列入警戒名單。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醫生病情比患者嚴重」印度醫學生嘆淪炮灰
這群專家小組共來自印度全國10個實驗室,稱為SARS-CoV-2 Genetics Consortium(INSACOG)。專家雖未透露這些變異情形是否出現在B.1.617種,但根據其3月為衛生部門草擬的新聞稿,其中就載明了該突變種有E484Q 與 L452R兩種變異,恐逃過抗體反應,且能更輕易進入人體,值得高度關切。
印度1日單日通報40萬例,創下該國與全球單日最高確診紀錄,醫療系統崩潰、火葬場來不及燒,疫情之嚴峻有如煉獄。
路透披露,此一專家論壇早於3月初就警告政府,發現了傳染力極高的突變種,恐在全國肆虐。當時INSACOG將相關資訊傳達給可「上達天聽」、直接向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報告的官員,但並不清楚高層是否有收到此一警訊。
警告發了,政府卻無作為。印度理當實施大規模禁令,遏阻病毒傳播。然而,官方仍允許數百萬未戴口罩的民眾參加宗教集會,連莫迪本人與各黨領袖都輕忽敵情,持續組織政治活動,因而釀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