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火星洞鹽田】南台灣七股鹽田現「粉紅泡泡」夢幻奇景紅到國外
【只送不賣!】台灣林務局花蓮林管處推廣原生種 參加活動可獲贈5款植物插畫口罩
(台灣英文新聞/國際組 綜合報導) 教育部今天(23日)表示,為因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110學年度起擴大引進外籍英語教學助理,其中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合作的獎學金計畫,將引進70人,協助台灣國中小學營造英語學習環境。
美籍英語教學人員獎學金, 計畫引進70名美籍教學助理, 將投入縣市政府國中小學校, 營造口說式英語情境 (圖/教育部)
根據教育部新聞稿,教育部與學術交流基金會((Foundation for Scholarly Exchange, Fulbright Taiwan)的合作自民國92年開始,透過嚴格甄選機制,引薦美國傅爾布萊特青年得獎人來台擔任教學助理,與台灣籍教師協同英語教學(Fulbright ETA - English Teaching Assistant Program),並參與雙語教育、英語營及英語村的實境教學。
教育部規劃進一步延伸出「美籍英語教學人員獎學金計畫(ETF)」,增加招募具教育碩士或TESOL(對外英語教學)證書的人員。110學年度預計引進70人。
教育部表示,來自ETF的優秀人員,除了在課堂上輔助台灣籍教師教學外,也會投入在課外,包括社團活動、球隊運動、陪伴閱讀、英語演講培訓、話劇練習、戶外課程互動、烘焙家藝交流、舉辦營隊活動等。藉由多元方式創造學生開口說英文,培養學生英語溝通的習慣。
學術交流基金會也透過舉辦工作坊,提供多元國際化課程,讓台師、外師有更多文化交流分享的機會,共同精進教學知能。
中央社報導,教育部20日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的政策目標,預計2030年要有6所標竿大學、30個標竿學院,達到「50-50-50」目標,即至少50%大二生英語能力達到CEFR(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B2以上等級;全校至少50%大二、碩一生,當年所修學分中50%以上是全英語課程。
教育部長潘文忠21日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具體措施包括協助學校延攬國際教學人才,與本國師資共同授課,建立全英語教學制度,引進更多教學助理和設置獎學金,建立全英語教學環境等,以及透過資源共享和校際合作,開設更多的全英語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