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劉怡均 台北採訪報導)「打開台北」活動首度進軍台灣,司法院也加入「打開」行列,院長許宗力28日親自開箱院長室及大法官會議室,帶領大家一睹莊嚴的司法殿堂。
鄰近北一女,給人嚴肅印象的的司法院今年首度參與「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活動,將於28日下午2點到6點打開百年歷史的司法建築,開放參觀場域包含院長室、大法官會議室、憲法法庭等;此外,院方特別邀請三位跨領域藝術家進駐,分別為書法家朱振南、攝影師馬賽及視覺藝術黑青團隊。
司法院自1943年落成以來,首度開放大門歡迎民眾參觀,院長許宗力表示,其「打開」象徵「司法為民,與民親近」。今日許宗力也親自開箱,帶領大家參觀平日辦公跟接待貴賓的院長室,可見朱振南提筆的「司法為民」高高懸掛在牆上,其為司法院的核心精神,而司法與藝術之間,前者讓人民生活安定,後者則讓人心安穩,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司法院長許宗力親自導覽院長室(圖/台灣英文新聞)
許宗力表示,敞開司法院大門也代表未來的「國民法官制度」能引領各界多元聲音,讓司法與社會持續對話,而在挑高的大法官會議室裡,可見策展團隊精選出的重要釋憲並做成文字看板,像是釋字第748號為承認同志有同等結婚權利,釋字第392號則為羈押權,在此之前檢察官是可以決定羈押被告的,另也可見近期的通姦除罪,都是具歷史性的重要釋憲。
難以忽視的是,司法院門口廣場堆疊許多黑色及綠色的充氣式積木,是由黑青設計團隊打造的互動裝置藝術,藝術家陳普表示,以前在司法院附近的弘道國中就讀,覺得這地方很難以親近,但或許來自對司法的不了解,這次創作也源自此概念,象徵大眾對於司法的不解,需要透過實際動手拼湊積木,拼湊出自己的想法。
此外,司法院與Golpp紀實影音合作,將於大禮堂播放《眼不見為淨》、《RBG不恐龍大法官》及《牧者》三場司法相關紀錄片,並舉辦會後座談。
「打開台北」於今明兩日登場,共開放台北多達74個場域,部分採預約制,詳情請前往官網查詢。
大法官會議室(圖/台灣英文新聞)
司法院(圖/台灣英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