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國際組 台北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三(4)在一場貿易博覽會開幕式中,誓言將擴大開放中國市場,尤其是在數位經濟、網路等原先遭禁止進口的領域。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昨日在上海登場,習近平透過預錄影片致詞時提到,為了要振興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的全球貿易,「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
習近平並未詳述中國將開放那些科技進口,他僅有提到將針對數位經濟、網路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深入開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創新……。」過去中國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對於國外通訊、能源,以及交通等產業技術有嚴格的進口限制。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 Asia)指出,習近平承諾開放的領域已被中國國內企業如阿里巴巴集團及騰訊科技所控制。
此次博覽會因疫情關係以線上跟實體並行方式進行,預計有來自124個國家各行各業的貿易代表參加這場為期約一週的活動。報導指出,在美國對本土科技出口中國祭出限制後,中國正試圖加速創新以減少對進口技術的依賴。
習近平也針對美中貿易戰做出最新回應,「大國要率先示範,主要經濟體要以身作則,必須要積極作為。要推動推進共治的共同開放,不應該任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破壞國際秩序和國際規則。」
習近平也表示要加速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並加速推動中國與歐盟的投資協定,以及與日本、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等。
北京上週才公佈了中國未來五年(2021至2025年)的經濟計畫的主要重點,內容提及除了提振國內市場,中國也要加大國內高科技產業自給自足的能量。不過,分析師普遍對此持保留態度,尤其是在晶片生產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