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台語發音:sam-pat,此處p = ㄅ) 是台語裡特有的一個語彙;通常它是用來形容行為輕佻的女性,因此台語的「三八」是一個具有明顯貶意的形容詞。有時候「三八」這個形容詞也可以使用在男人身上,不過此時的涵義不太一樣,通常是指一個男人犯了一點過錯時,說的人對他有輕微責備的意思。無論如何,台語裡的「三八」是一個負面的形容詞,因此在使用前要仔細斟酌。
「三八」這個詞的起源係來自日語的「みいちゃん、はあちゃん」,意思是「行為輕佻的女性」。按,「ちゃん」(日語音:chiang,或ㄐㄧㄤ) 是對他人的一種暱稱,而「みい」(日語音:mii) 及「はあ」(日語音:haa) 則可分別視為「三」(みつ)及「八」(はち) 的變音;亦即「みいちゃん、はあちゃん」這個詞即隱含著「三」及「八」兩個字。因此從日治時期開始,台語裡面就產生了「三八」這個詞彙,用來形容行為輕佻的女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將「みいちゃん、はあちゃん」改寫成片假名:「ミ–チャン、ハ–チャン」,那麼其中的字母「ミ」和「ハ」正好跟漢字的「三」和「八」暗合。由上述可知台語裡的「三八」(發音:sam-pat) 確係源自日語的「みいちゃん、はあちゃん」。
在二十世紀初發源於台灣宜蘭的「歌仔戲」,其演員的角色類型(行話稱為「行當」) 之中有所謂的「彩旦」(台語音:chhái-toâⁿ),又稱「三八」或「三八旦」;顧名思義,「彩旦」扮演的應該是「三八婦女」(行為輕佻的女性) 的甘草型角色。
我國在1991年之前,有一個節日叫做「三八婦女節」。也許有人會很納悶,為什麼要特地為「三八婦女」們量身訂造一個節日呢?換句話說,「三八婦女節」訂在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否有意影射它是「三八婦女」們專屬的節日呢?
事實上,「三八婦女節」跟「三八婦女」完全沒有關係,純係巧合罷了。「三八婦女節」的起源要回溯到1917年的帝俄時期;當時婦女的社會地位低落,工作受到歧視、剝削,而且沒有參政權。於是在1917年的3月8日,俄國城市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紡織工廠的婦女工人們發起了示威遊行,訴求口號是「麵包與和平」。這場遊行觸發了俄國革命(Russian revolution),沙皇立即被迫下台。俄共上台之後,為紀念這場遊行,宣布3月8日為國定假日--這就是今日「婦女節」的濫觴。
在剛開始的半個世紀裡,這個「婦女節」主要是共產世界的節日活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先後於1922年和1927年開始舉辦活動紀念這個日子。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國、中國國民黨敗退到台灣之後,也都相繼明訂3月8日為國定假日,名稱也都同樣叫做「三八婦女節」。
到了1970至1980年代,「婦女節」被歐洲的所謂「第二波婦女運動」(Second-wave Feminism) 團體炒熱;他們結合各國的左派分子和若干勞工團體,將「婦女節」定位為「國際婦女鬥爭日」(Women's International Day of Struggle),表面上看似在爭取婦女權益,事實上背後的黑手已經隱約可見了。
碰巧就在這個節骨眼,聯合國宣佈1975年為「國際婦女年」(International Women's Year);隨後在1977年,聯合國大會更進一步決議,明訂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不過大家心知肚明,這個所謂的「國際婦女節」其實是由先前一個共產世界的節日「借殼上市」而來,因此許多自由世界國家對它興趣缺缺【註1】。我國在1991年乾脆將原來的「三八婦女節」跟4月4日的「兒童節」合併成「婦幼節」【註2】。
從某個角度來看,今天的聯合國儼然已經變成一個大醬缸,它的若干附屬機構--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 等等,經常有一些匪夷所思的脫線作為出現,不禁令人懷疑裡面一定有鬼。而由上述「國際婦女年」的「借殼上市」事件,可以想見這個鬼魅恐怕已經存在已久。
【註1】正式將聯合國所訂的「國際婦女節」列為法定假日的國家,目前不到30個。
【註2】我國內政部曾於2002年及2007年兩度澄清,3月8日仍為「婦女節」,4月4日仍為「兒童節」--「婦幼節」並非官方正式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