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20-08-31 15:23
首次發稿: 2020-08-27 10:21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鄭守夏。(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鄭守夏29日晚發信給師生,提到台大校總區與台大醫院兩個研究倫理委員會,將著手調查彰化血清抗體檢測案,公衛學院會全力配合。
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前副院長陳秀熙和彰化縣衛生局合作進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病毒血清抗體檢測,6月24日由台大提供經費採購試劑給彰化縣使用,但計畫在8月11日才通過台大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引發先執行後補審查的疑慮。
對於此案遭疑先研究才通過倫理審查,中央社27日引述醫事司長石崇良說,還沒收到研究案,若非屬免審研究案,應通過審查才研究,若違法,最高可罰新台幣100萬元。
8月新上任的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29日晚發出公開信給師生,信中提到詹長權擔任院長時,召集3名副院長與多名院內教師共同撰寫與申請一個深耕研究中心計畫,後來獲教育部與科技部的5年補助,也就是「群體健康研究中心」計畫。
鄭守夏表示,「群體健康研究中心」包含8個子計畫和1個「總計畫」,總計畫由詹長權負責,血清抗體檢驗試劑就是由總計畫報支,而與彰化縣衛生局的合作,幾乎都由陳秀熙的團隊執行。血清調查計畫由詹長權與陳秀熙負責,所召開的記者會都沒有(也不需要)經學院同意,照理講不能代表公衛學院,但他們身兼行政主管多時,因此「台大公衛」也經常成為新聞標題。
針對「血清抗體調查」的抽血行為,到底是衛生局執行公務或是執行合作的研究,鄭守夏指出,很多學者與醫師都認為是研究,要取得台大醫院的IRB(研究倫理委員會)證明才合理;台大作為最高學府,他個人認為所有師生都應以嚴謹態度與高標準來自我要求。
鄭守夏提到,學院25日收到衛福部來函,要求提供「彰化血清抗體調查」計畫書與IRB資料,這部分已由詹長權提供並函覆;後來又收到科技部來函,要求提供是否有變更計畫進行血清抗體調查與相關IRB說明,他已請詹長權協助辦理中。而台大誠信辦公室(學術倫理委員會)也請校總區與台大醫院兩個研究倫理委員會著手調查此案,公衛學院自當全力配合。
鄭守夏表示,經過學院主管們的討論,決定將舉辦一場專家座談會/研討會,希望釐清「政府機關(委託)執行公務」與「學術研究」兩者之間的界線,提出明確規範與準則,讓學界與政府的合作案完全符合研究倫理要求,並提供各界參考。
更新時間: 2020-08-27 14:30
首次發稿: 2020-08-27 10:21
(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彰化縣衛生局和台大公衛學院合作進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病毒血清抗體檢測,原訂25日舉行期中報告記者會,但計畫主持人、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日前表示,因行政作業來不及而取消,引發連日風波。
台大公衛學院今天(27日) 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正式舉行彰化血清抗體檢測研究說明會,記者會從上午10時進行到11時30分左右結束。
說明會由計畫主持人詹長權、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等人一同出席,也邀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到場參與(如上圖) 。
今天記者會首先由莊人祥開場,接著由詹長權、葉彥伯、陳秀熙等人陸續說明此項研究進行的來龍去脈。
今天記者會中,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指出
這次計畫推動是彰化縣衛生局和所有醫療院所去找人,名單都是彰化縣衛生局掌握的確診居家檢疫及密切接觸,和第一線工作人員。彰化縣對於社區有公共衛生評估需要幫忙,所以台大公衛學院就去幫忙。
台大公衛沒有抽到一滴血,也沒有經過臨床,台灣大學只是努力分析這筆資料,研究是有IRB審查通過,這是公共衛生的防疫工作。
詹長權說,全世界在3至4月就開始進行抗體檢測,葉彥伯是國內結核病傳染病專家,長期做了很多很有用的措施在追蹤找出疾病,所以彰化縣會有一些超前部署啟動一些事情。
詹長權表示,抗體資訊是防疫的重要資產,這次靠彰化縣政府長期努力,才能在兩至三個月內做到一般學者兩年也可能做不到的研究。
詹長權指出,彰化模式是我們的驕傲,看到不了解(葉)彥伯的人那樣說他,為他覺得滿委屈的。詹長權認為大家應該好好保護與善待這些守護台灣的公務員。
他並說,不能搶功說什麼都是台大公衛在做,本來想說要讓指揮中心知道就好,但是學界對我們非常期待,所以就把草稿給一些人檢視,今天早上才接到來自美國的回應,所以記者會才有一點延遲。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指出:
此項檢驗以今年2-3月疫情高峰期,最有可能感染的人(確診個案接觸者、居家檢疫者、相關醫護甚至警消等)為主,共完成4841人抗體檢驗。
驗出中和抗體陽性,就代表個案被感染過,也產生保護力,這是血清抗體檢測準確度非常高的方法。
葉彥伯說,中和抗體檢測方法,是抽完血之後,血清和活病毒會混在一起。若受檢者的血清沒有抗體,病毒會維持活性,這時候再把病毒放到活細胞,會把細胞殺死,若測不到活細胞,就是陰性。反之,如果產生中和抗體,血清跟病毒混在一起,抗體會把病毒包住,就沒有能力侵犯細胞,細胞活得好好的,就是陽性反應,就是有保護力。
結果上述感染風險最高的族群4841人當中,中和抗體陽性者共4人,血清抗體檢測陽性率為萬分之8.3,證明一般民眾在社區相當安全,不怕被感染,一般人也不用採檢抗體。
此外截至8月12日為止,1至4月確診的18人都有產生具有保護力的中和抗體,尤其將近100天之後仍然有保護效果,這是好消息。
此項科學證據說明,台灣第一個本土死亡病例(白牌車司機)發生地:彰化是安全的,由此可推斷全台灣也是安全的。
這對未來疫苗研發,或是圍堵可能發生的第二波疫情,都是相當正面的資訊。
另一方面,這也說明台灣中央防疫決策是正確的,民眾應繼續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則說
台灣防疫成效達73%,確診者全數有抗體,可以持續3-5個月。這對疫苗及治療研發,有相當大的幫助。
陳秀熙在記者會表示,血清抗體調查結果發現,18名確診者都產生中和抗體;另4841名高風險者中,居家檢疫者有1人產生中和抗體、確診者的接觸者有3人產生中和抗體;醫療院所員工、防疫人員共2931人(包含在高風險族群內),沒有人抗體陽性。
此項研究提供了「台灣沒有造成社區流行」的科學證據。血清抗體檢測陽性率萬分之8.3,證明「台灣本土感染非常低」,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像台灣這樣。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
記者會最後,詹長權公開了同儕審查的意見,包括蘇益仁教授、不願具名的專家2、專家3、以及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Dr. Michael Lu等,4人均對期中報告持正面評價。
【 彰化縣萬人抗體血清調查報告 LIVE】TVBS影片超連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6日表示,已要求研究單位3天內提出研究計畫及審查細節,將調查有無違法。繳交期限就是27日。
彰化血清檢測原訂25日舉行期中報告記者會,臨時宣布停辦,引起許多爭議。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等人26日發出採訪通知,預計27日上午說明抗體評估結果。也就是針對彰化縣參與此次研究調查的民眾在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的核蛋白抗體、表面棘蛋白抗體,以及中和抗體反應陽性率與反應強度評估結果進行說明。
採訪通知也提到,將針對研究族群中,經由境外與本土個案血清調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不過,外界對彰化血清抗體研究是否違反研究倫理多所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6日下午在記者會表示,已要求研究單位3天內提出研究計畫書,將調查有沒有違反人體研究法。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在24日已發函至台大公衛學院,要求3天內回覆研究計畫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IRB)同意文件、受試者同意書等,27日下班前應要收到。
至於台大公衛27日上午就要公布結果;石崇良說,因未收到相關文件,很難說明該研究有無違法,依人體試驗管理辦法規定,在未完成人體試驗研究前,研究結果不可對外公布,但人體研究法規定的人體研究案則沒有限制。彰化縣萬人血清抗體研究應屬人體研究案,若研究者認為IRB沒問題,可以對外說明。
外界將台大公衛將舉行的說明會,視為與指揮中心「大和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沒有和解不和解情況,指揮中心對萬人血清有一些看法,也希望他們成功,但沒有和解不和解問題,只是希望相關研究由執行者公布,會比較清楚,將爭議降到最低。
陳時中曾要求台大公衛不要「蓋牌」,應公布萬人血清抗體結果;陳時中26日說,外界若認為「蓋牌」說太政治性,他表達歉意,只是希望資訊公開。
陳時中25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說,彰化萬人血清抗體研究先前不斷對社會報告引發討論,現在卻蓋牌引發爭議,盼研究者負責任、說清楚,且盼不必要的爭議盡早落幕。
不過,有媒體26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外界質疑陳時中的蓋牌說政治性,且有專家認為應有證據才能說蓋牌。
陳時中表示,若覺得「蓋牌」太過於政治性,他表達歉意,只是希望資訊能夠公開。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26日舉辦「跨領域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他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強調,會盡快以「服務型」的方式對外公布,讓全民監督。
對於外界質疑血清抗體研究計畫是否有經過IRB(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陳秀熙強調「都有按照程序在做」,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合作不是第一次,有經過IRB才可能發表文章,不可能沒有I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