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或企業永續議題逐漸受到全球航空業重視,其中業者最關注的便是排碳議題。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峰會雖通過《巴黎協定》,航運業與海運業並不列於受約束產業中。對多數產業而言,排碳量是以國家領土範圍來做計算。由於航運業與海運業跨領空、海域屬性,排放多發生於國境之外,實難歸屬排放責任。
從2009年起,航空業開始注意碳排放議題。航空業排碳量占全球排放量2%。全球經濟越蓬勃發展,搭飛機的人就會愈多,行業碳排量便跟著提高。為達減碳目標,全球航空業正加快腳步研發電動客機或生質能解決辦法。與其他產業相較,航空業仍大幅落後,隨著各國對於氣候與環境變遷法規日益嚴苛,航空業正面臨嚴苛的挑戰。為此,航空業與相關國際組織訂下3個減碳期程:第一階段從2010到2020年,10年內每年平均需提升1.5%燃油效能。第二階段則是2020年達零碳排成長。第三階段則需於2050年減碳達至2005年碳排水準。
為了達成減碳,除了堅定的承諾外,更需要合作與溝通協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借助科技創新解決問題,對飛機的設計與外形進行結構性變革。其次則是協調出短期策略需求,證明減少碳排放的承諾與努力。國際航空業(CORSIA)訂定詳細規則,並委請第三方驗證機構查驗,充分展現減碳決心。2020年1月台灣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合作,透過4天課程傳遞監管規章、搭建公私營夥伴關係機會與鼓勵研發投資,亦期盼協調出一致的因應策略。
氣候變遷情況劇烈,減碳問題迫在眉睫。航空業者陸續更換高效能或是高科技飛機,企圖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航空業碳排放議題之所以備受注目,全因相關產業提供了超過6千5百萬個工作機會,行業生產總值將排名世界第20大經濟體,加上競爭與規範比其他行業高出許多,減碳問題更為複雜。即便如此,解決航空業減碳問題仍符合每個人的利益。
台灣英文新聞Taiwan News 林靜怡/編輯整理,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授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