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國際組 台北報導)關注中國政府在新疆地區設立「再教育營」壓迫維吾爾族等少數穆斯林族群的《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在6月正式實施,美國行政部門並在7月初公布遭受制裁的中國官員名單,而中國也不甘示弱,今(13)日也對美國官員及國會議員祭出制裁,對象包括參議員魯比歐及克魯茲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在記者會中表示,因應美方就新將議題對中方一機構、四官員實施制裁,中方自即日起也對美一機構、四官員採取對等制裁。不過華春瑩並未詳述制裁的內容為何。
華春瑩所指的機構為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而受到制裁的人員包括美國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Sam Brownback),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盧比奧(Marco Rubio)及克魯茲(Ted Cruz)。
彭博報導,中國早前便揚言要針對美國各種支持新疆、香港,甚至台灣的作為採取報復措施,北京當局認為美國正不恰當地干涉中國內政。
而早在中國宣布的三天前,美國國務院及財政部便分別宣布對新疆自治區公安廳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新疆政府副主席、公安廳黨委書記兼廳長王明山,以及前公安廳黨委書記霍留軍共四人實施制裁,制裁內容包括凍結在美資產及限制入境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才在上週五(10)例行記者會上,抨擊美國的做法是「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美關係。」
趙立堅當時就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美方,且「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中方決定對在涉疆問題上表現惡劣的有關美國機構和個人採取對等措施。」
然而彭博認為,美中雙方此舉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效用,因未受到制裁的美中官員都不太可能在對方國家擁有許多資產或涉入法律事務;報導還提及,美國行政部門官員早在數月前就想對中國參與迫害人權的官員祭出制裁,不過當時卻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擋了下來,因為他擔心影響美中貿易談判。
美國《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Uyghur Human Rights Policy Act of 2020)在6月17日由川普總統簽署生效,法案除要求總統應定期向國會提出報告,列出涉及侵犯維吾爾族等穆斯林少數民族人權行為的外國個人及實體,也要求總統應對這些個人和實體實施凍結財產或暫停發放簽證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