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總統大選開票結果,代表民進黨的「蔡賴配」得票817萬票,大勝國民黨「韓張配」 265萬票。然而,全國不分區得票率,竟然出現了國民黨與民進黨得票率相同為33%,兩黨同樣拿到了13席。如用比例來看總統票,民進黨的總統票比民進黨的不分區多出了10%以上,很多人都指出,民進黨雖然這一次國會單獨過半,得到61席。但對民進黨來講,不分區與包含了吳斯懷在内的國民黨的只打成平手,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警訊。
我們認為,基本原因除了民進黨在過去這4年的完全執政,像一例一休、同志婚姻、及年金改革等議題,造成了不少選票流失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選民也會擔心 「一黨獨大、無法制衡」的問題。其實,像美國總統制的國家,國會與總統不同政黨是常態,因為這樣才可以制衡。而台灣的總統在選舉時訴求國會也要過半才能做事,這並不是民主的常態,當然這與台灣的「雙首長制」憲法體制有關。
上周2020年1月7日《台灣新聞周刊》「時評」中,我發表了「評反滲透法之下的言論自由及判國說」,就提出了綠黨的修憲主張,包括將目前的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的第一句,「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改為「因應國家現階段之需要」,以及第十一條,有關我國領土分為「大陸地區」及「自由地區 」,改成「我國的領土包括: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2項。
大選後,我們看到立委只剩38席的國民黨,多位在大選期間大力支持韓國瑜的中生代中常委如江啟成、蔣萬安等,以辭中常委的方式來逼主席吳敦義交出黨權,看來國民黨的黨内鬥爭、或者說好聽是「改革」正要開始。而且主要議題,是有關「兩岸問題的定位」,即「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否可以繼續是國民黨主要論述的議題。
而這次大選的另一個失敗陣營是由扁迷們主導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在全國不分區只拿到1%的選票。首先,陳水扁前總統宣佈退出政壇,以後不再發言。接著陳水扁的鐵粉支持者、醫療小組召集人陳昭姿醫師及其夫婿郭長豐也宣佈追隨陳水扁,退出一邊一國行動黨。長期支持一邊一國連線及陳水扁總統的游盈隆教授,竟然跳出來說蔡英文總統應該設法不讓高雄的罷韓運動繼續下去。這使得高雄發動罷免韓國瑜運動的主導者尹立,馬上發出五點聲明, 包括不會有「落跑罷韓」以及罷韓運動是公民運動,並不等於支持民進黨或蔡英文。
除了民進黨、國民黨兩大黨各拿13席不分區立委之外,柯文哲主導的民眾黨一舉拿下了5席,時代力量3席,這是過5%門檻有立委席位的政黨。
另外,過3 %門檻有政黨補助金的政黨有兩個,就是親民黨3.7%,及台灣基進黨3.1 %。令我非常難過的是綠黨竟然跌到2.4 %。 因為我們綠黨雖然在大台北地區有3%以上,但是出了台北的全國其它地區,因知名度不足約2%左右。而最要命的是,在選前三天,台灣基進黨打出一個 電視廣告,由蔡英文總統出來 說個人有朋友,政黨也需要有朋友,台灣基進黨是民進黨的朋友,請大家政黨票也投台灣基進黨, 讓台灣基進黨能夠過5 %取得立委席次。
這使得原來在歷次民調中,與綠黨伯仲之間的台灣基進黨得票過了3%的門檻,而綠黨則跌到2.4%,即不只沒有政黨補助金,而且所有投入的候選人保證金 (320萬元) 也全部被 沒收,真的是讓我扼腕嘆息,非常難過。
一件值得慶幸的是,新黨也跌到1%,這樣新黨以及統一促進黨等,在這一次大選後都即將消失。而親民黨沒有拿到不分區席次,可以預見在2024年,親民黨也會步上新黨的後塵,從台灣的政壇消失。
雖然這一次我們綠黨被選民排到第七名,但是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在2024年的大選,我們還是有機會拿到全國不分區的國會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