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今(17)日排定31日院會議程,將「反滲透法」草案等4案,排入討論事項,民進黨團力拚31日完成三讀。
綜合自由與新頭殼報導,立法院將自本(12)月18日起至30日停開院會與委員會,由於本會期法定休會日期為12月31日,民進黨團有望在31日召開院會,力拼《反滲透法》三讀。
今中午立法院召開程序委員會排定本月31日的院會議程。民進黨團提案,將「反滲透法」草案、營業秘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刑法第251條及第313條條文修正草案、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第5條及第7條條文修正草案共4案,列為31日院會的討論事項。
全案進行處理時,由於在場有立委表示異議,因此進行表決;表決結果,贊成9人、反對2人,仍通過民進黨團提案。
不過《中時》17日引述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受訪表示,「反滲透法」只是選舉操作,月底三讀時,國民黨一定有因應策略。
中央社報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11月25日曾召開記者會,公布「反滲透法」草案的12條條文內容。
為了避免外力干預台灣選舉,「反滲透法」草案明定,任何人不得接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或資助,捐贈政治獻金或影響選舉罷免、公投行為,違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新台幣500萬元以下罰金;也不得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方法擾亂社會秩序,或妨害合法舉行集會、遊行,違者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0萬元以下罰金。
相關新聞 避免外力干預台灣選舉 「反滲透法」草案在立法院無異議逕付二讀立
《聯合》報導,國民黨團12月10日舉行「反滲透法」草案公聽會,與會學者就指出,「反滲透法」缺乏行政機關意見,立法程序又未經委員會詳細討論,這樣急就章的立法將來恐施行困難;而且條文中對於「境外敵對勢力」、「滲透來源」等名詞定義不清,對社會大眾更會造成寒蟬效應。
報導引述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表示,這種情況下,凡受到中共監督管理的組織,都能被認定是滲透來源。廖元豪反問,在中國哪家工廠不受中共監督管理?按此標準,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中國有經貿往來,是否也成了「反滲透法」認定下的滲透來源?
相關新聞 避免外力干預台灣選舉 「反滲透法」草案在立法院無異議逕付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