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劉怡均 台北採訪報導)2019華文朗讀節今(13)日開跑,以「故事的力量」為題,規劃寬敞明亮的閱讀空間,邀請名人張曼娟、駱以軍、謝哲青舉辦多場朗讀、講座活動,甚至還以「床」為舞台,帶大家體驗另類床邊故事,在華山文創園區展至16日。
第七屆華文朗讀節由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主辦,以「故事的力量」為題,規劃兩大場館、五大主題區,展開為期四天的活動,策展人由作家胡川安、「小日子」雜誌社長劉冠吟、日本文化雜誌「秋刀魚」總編輯陳頤華出任,帶來充滿奇幻及童趣的設計。
展場(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
展場(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為朗讀節發起人,他說,希望把作家和讀者互動作為核心,參考德國萊比錫書展(Leipzig Book Fair),並且加入跨界元素,邀請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包含演員、歌手、導演等獻聲朗讀。
王榮文分享,「在出版界超過45年時間,看過無數的故事,但仍記得小時候喚起興趣的故事,是算數老師黃耀家,他上課前一定先講一段『西遊記』,每天五分鐘,一講就是兩年。」有時候敞開人們知識的過程,也許不是課堂上的教育,而是親子時光中的故事。
策展人之一劉冠吟分析,這七年來台灣社會變動劇烈,不論是外在的政治經濟環境、社會的自我認同及價值觀等,都與七年前的截然不同;總體出版量的下滑、文學市場的逐年縮小已不是新聞,但這七年來能引起社會大眾共鳴的作品集故事屈指可數,不是作家不夠好,而是取而代之的是直播網紅,及他們的私生活八卦。
親子共讀(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
講者將在床上分享創作經驗(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
今年規劃的五大主題區包含,首次增設的「青春故事館」;以最純真的方式呈現,且規模更大的「親子故事屋」;藉由文本、戲劇影像音樂等多元藝術形式的跨界「朗讀劇場」;編輯、作家與讀者深度交流的「朗讀沙龍」;作家及讀者近距離暢談創作想法的「新書講座」;適合各年齡層,且展區內設有抱枕、座椅等,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
劉冠吟強調,今年朗讀節主題「故事的力量」希望多元文本的展演,將聽眾讀者拉回故事最原始的層次,因為「閱讀本身就是極具魅力的行為。」其中,「親子區」、「青春故事館」及「明日之星」灘位,這三大類型深刻的體現「台灣還有許多的人,為留下精彩故事而努力。」
此外,活動卡司十分堅強,橫跨各類風格,滿足書蟲們的好奇心!作家陣容包含張曼娟、謝哲青、蔡壁如等,另外還有創作女神鄭宜農、熱血公民教師黃益中、金曲才女陳珊妮等人共百位,活動全程免費,且設有美食、手作、飲品市集,可見金色三麥、永心鳳茶等攤位,詳情請前往官網或臉書查詢,快來選個好地方讀一本好書吧!
展場(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
展場和插畫結合(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
展場(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
展場(圖/台灣英文新聞Ly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