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室內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可有效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其中又以N95、KN95口罩效果最佳,能減少83%染疫率。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美國CDC在這份報告中提到,佩戴醫用外科手術口罩可降低66%的染疫率,醫療人員經常佩戴的N95、KN95效果最佳,約減少83%...
(台灣英文新聞 / 醫藥組 綜合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近日針對不同種類口罩的防護力提供指南,指出美國認證單位 NIOSH 批准的 N95 口罩能提供最多保護,緊密貼合的外科口罩和 KN95 口罩保護力其次,最後是多層布口罩,所有口罩中以鬆散編織的布口罩效果最差。
N95、KN95 和 KF94 口罩差在哪?
市面上防疫口罩百百種,選擇口罩時應該注意什麼?關於高防護力...
(台灣英文新聞/ 國際組 綜合報導)正當中國政府被北京反覆的新冠肺炎災情搞得焦頭爛額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28)日終於首度承認國內西南地區洪災情況「嚴峻」,並指示相關單位做好防汛工作。此外,李克強也在同一天稱「中國外貿環境嚴峻」,顯見中國正遭受內外環境夾擊。
習近平表示,6月以來,江南、華南、西南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做好洪澇地...
(台灣英文新聞/ 國際組 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除了搶奪各國防疫資源外,中國開始高喊「造口罩戰役」救國,各省工廠相繼投入口罩製造產鏈。然而由於品質參差不齊,近期陸續傳出口罩廠相繼倒閉的消息。
《新唐人》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月底在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各國醫療物資短缺,中國政府透過在各國的控股企業,搜刮大量醫療物資寄回中國,間接導致國際各國在抗疫中物資吃...
(台灣英文新聞/國際組 綜合報導)就在歐美多國接連反應中國製口罩品質有問題後,歐洲聯盟消保機制也針對中國製4項口罩產品發布「嚴重警示」通報,強調過濾能力不足,而且還可能讓民眾暴露在感染風險中。
中央社報導,歐盟為保障消費者健康安全所設立「非食品產品快速警示系統」(rapid alert system for dangerous non-food products)於4月24日最新公告警示產品...
(台灣英文新聞/ 國際組 綜合報導)正當各國積極處理武漢肺炎的同時,中國打著「援助他國」的名號出口快篩試劑及口罩,但物資出包嚴重只能棄用。中國外交部表示,也曾收過有問題的醫療物資,但他們尊重各國善意,低調處理。而中國商務部門則低調要求相關部門把關出口醫療物資質量,並呼籲各國採購符合質量的產品供應商。
荷蘭衛生部3月28日宣佈召回一批中國捐贈的130萬片KN95口罩。荷蘭當局表示,經測試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