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人生規劃與經濟條件往往是決定現代人是否要養兒育女的關鍵,然而首次有研究顯示,氣候因子也成了不願繁衍後代的重要考量,只因不希望兒女迎來「世界末日」。
《衛報》報導,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Yale-NUS College)針對600名美國人所做的調查顯示,高達96%受訪者的生育決定與氣候息息相關,極度憂心子女未來將活在氣候變遷釀成的災難世界。不過該研究有其限...
(台灣英文新聞/李昱德綜合外電報導)每當夏秋之際台灣都常有颱風侵襲,中央山脈由於會破壞颱風結構讓其提早消逝,被台灣人戲稱為「護國神山」,然而,你知道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更暖的氣溫會讓颱風這類的熱帶低壓可以在陸地上「存活」更久,及造成更大的損失嗎?
以往,專家學者都認為熱帶低壓在登陸後,其威力會快速減弱,最後造成其「死亡」,然而,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Okinawa Institute o...
(台灣英文新聞 / 林靜怡 台北報導)台灣日治時期著名的生物學家鹿野忠雄(Kano Tadao)於1930年發表「中央尖山登山記」,也是我國第一筆正式文字記載的登頂紀錄,其內容提到一種小白花。時隔逾90年,林業試驗所植物分類團隊重走當年的路線,找到了書中的植物棲地,並將它以生物學家之名,命名為「鹿野氏馬蘭」(Aster kanoi),同時將其列為接近威脅的物種。
2019年8月,林業試驗所植...
「氣候緊急狀態」不僅是英國牛津字典選定的2019年年度代表詞彙、同時在網路的搜尋次數也名列前茅。吾人所熟悉的氣候變遷演變成氣候緊急狀態,係因各國目前應對措施仍不足以面對氣候暖化所帶來的變化,各界因而呼籲需正視未來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採取更為積極的「緊急」、「優先」應變措施。
事實上,甫跨入2020年,國際間天災人禍頻傳,澳洲森林大火與洪水侵襲、印尼雅加達大洪水,及中國武漢肺炎肆虐、大國間貿易...
(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當全球致力為武漢肺炎病毒尋找解方之際,其實人類還面臨一大生存危機 – 全球暖化。最新研究顯示,若地球升溫速度不變,半世紀後,恐怕有20億至35億人口,會住在不堪人居的高溫帶。
一份5日發布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指出,過去六千年來,人類多於年均...
(台灣英文新聞 / 李昱德 綜合報導)新的衛星資料顯示,由於氣候暖化,全球最大的兩大冰層正以90年代期間的6倍速消融。在1992年到2017年間,格陵蘭與南極洲已經損失6.4兆公噸的冰量,這樣的量足以讓海平面上升1.78公分,對沿海低窪地區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Andrew Shepherd教授指出,在1990年代,冰層融化產生的水量對海平面...
2019年的風雲人物是誰?這一期的時代雜誌選擇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並沒有選擇中美貿易大戰點火者川普,倒是有些出人意料。綠巨人與老政客對人類的價值,這一把尺,看來不是唯利是圖。
今年9月23日,16歲的童貝里在聯合國氣候峰會,橫眉冷看川普這位老政客,那一幕精彩的對話及表現,震撼人心,讓環保議題更加引人注目。
童貝里在大會上發表演說,痛斥各國領袖在氣候變遷問...
(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綜合外電報導)因氣候暖化和異常降雨,近年來亞洲許多國家幾乎年年爆發登革熱疫情。巴基斯坦衛生部門官員表示,今年國內有4萬4000人感染登革熱,創歷史新高。
巴基斯坦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高階官員Rana Safdar告訴法新社記者,相較於2011年的2.7萬人,今年罹患登革熱人數大幅增加。
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共有...
(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當全球都在憂心氣候暖化對地球海洋與大氣的衝擊時,這片大地卻未獲得同等關注。聯合國最新研究警告,值此惡劣氣候條件下,人類再不改變土地使用方式,糧食危機將猛烈襲來。
美聯社報導,占地表僅三成面積的陸地,暖化速度是地球的兩倍。此一增溫態勢影響作物耕種,使糧食變得更貴、更稀有、更無營養價值。各國代表週四(8日)齊聚日內瓦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
(台灣英文新聞 / 林靜怡 綜合外電報導) 2016年曾有上百隻北極海鸚與冠小海雀死在美國阿拉斯加洲聖保羅島(Saint Paul Island),當時引發居民一陣恐慌,擔心這些鳥是否死於禽流感。本(5)月29日,一份研究報告終於揭開謎底,這些海鳥其實是暖化的受害者。
法新社報導,自2016年10月到2017年2月,聖保羅島的白令海沿岸出現了約350隻北極海鸚(Fratercula cirr...
(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外電報導)各國代表將於本周在巴黎齊聚一堂,提出攸關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權威報告,料將呼籲世人正視全球刻正面臨的「社會與生態緊急狀態」。
BBC報導,睽違14年,「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ntergovernmental Panel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IPBES)將提出自2005年來首個人類...
(台灣英文新聞 / 林靜怡 綜合外電報導)受全球暖化影響,位於堪察加半島(Kamtchatka)東北部的俄羅斯城市季利奇基(Tilichiki),村民16日罕見地撞見一隻疲憊、餓壞的北極熊,當地政府決定伸出援手,將牠野放。
據「西伯利亞時報(Siberian Times)」報導,當時這隻北極熊就在村莊附近遊蕩,一幅尋求協助的模樣。
白熊的出現對當地人而言,實屬罕見,因該區域通常只會出現...
(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外電報導)皮發發癢、眼鼻腫脹,又到了容易過敏的季節,但一項最新研究,恐怕要讓易過敏人更叫苦連天了-氣候變遷使過敏情況益加惡化。
CNN報導,每年全球過敏人數持續增加。舉美國為例,1970年每10人有1人患過敏性鼻炎,2000年增加到了3人。氣喘患者也益發普遍,尤其是孩童、低收入戶,及非裔美國人。
專家認為,氣候變遷恐是肇因之一。天氣愈暖活,愈容易引發花粉...
(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外電報導)由年僅16歲的瑞典女孩桑柏格(Greta Thunberg)發起的氣候學運,持續在全球發酵。29日德國逾2萬名學子拋開書包、走上街頭,疾呼「還我大雪紛飛的耶誕節」。
《美聯社》報導,學生手持標語,訴說著卑微的想望:「我想要會下雪的耶誕節」、「氣候正在改變,我們為什麼不改變?」
去年8月發起運動,已獲諾貝爾獎提名的瑞典女學生桑柏格,曾以一句「沒有...
(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外電報導)隨著氣候暖化加劇,全球冰川也毫不留情地快速消融,然而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新研究發現,格陵蘭冰川面積竟又出現擴大跡象,地球未來是否露出一線曙光?
《美聯社》報導,根據25日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的報告,2012年左右,格陵蘭雅各布港冰川(Jakobshavn Glacier)以每年3公里之速度消融,過去兩年來,冰層卻以同樣的速度擴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