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台灣壓克力之父」許文龍去世 提琴收藏量傲視全球•奇美博物館曾登CNN版面

許文龍創辦奇美博物館,尤以提琴收藏聞名,除展示外,還讓音樂家能申請借用; 為回饋社會他成立奇美醫院照護台南居民 。

  606
許文龍2003年於舊館展廳臨摹 (圖/<a href="https://www.chimeimuseum.org/special-exhibition/64251de6773f3/644a289e6adc9/646731ad31286" target="_blank">奇美官網</a>) 

許文龍2003年於舊館展廳臨摹 (圖/奇美官網

更新時間: 2023-11-19 16:19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今天(18日)上午11時17分去世,享耆壽95歲。他創辦奇美博物館,尤以提琴收藏聞名,除展示外,還讓音樂家能申請借用,連國際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也曾在1999年受其幫助。

許文龍創立奇美至今超過63年,是全球最大的ABS樹脂供應商,集團版圖擴及家電和食品,為回饋社會還成立奇美醫院照護台南居民,並透過奇美博物館讓文化寶藏得以流傳。

許文龍白手起家創辦奇美集團,被譽為「台灣壓克力之父」。但比起工作,他更熱愛藝術、釣魚,「將來如果我走了,不要為我造墓。辦一場音樂會就夠了」,浪漫風格成為他人生的最佳註腳。

1928年出生在日治時代的許文龍,家境貧寒,全家12口擠在台南貧民區神農街內8坪大的空間,困苦環境激發他奮鬥意志。學歷僅有高工畢業的他從小半工半讀,31歲創辦奇美實業,成為台灣壓克力之父,63歲把ABS做到世界第一,在石化界和台塑分庭抗禮,素有「北台塑、南奇美」之喻,70歲成立奇美電子,成為全球面板第四大廠。

浪漫是許文龍的性格,他鮮少參加公開活動,每週僅有2天固定上班,其他時間多是出海釣魚,堪稱企業界傳奇。但也因為想說就說、想做就做的個性,讓他踩到了幾次地雷。

在商業界開疆闢土的許文龍,並非一帆風順,奇美跨足電子業,但遭逢2008年金融海嘯,面臨生死存亡關頭,不得不大幅精簡人事,當時身為集團大家長的許文龍反省檢討,向員工們說「對不起」。

他曾在2000年時,力挺民進黨籍的總統參選人陳水扁,還擔任國政顧問團成員,得罪中共當局,影響奇美在中國布局。中國2005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長期挺綠的許文龍隨即發表退休聲明,表態不搞台獨,以及支持反分裂法。

中央社報導,許文龍發聲明後,媒體披露這份聲明全由中國方面主導,並非許文龍在自由意志下寫出來的,甚至披露他曾在熟識友人問及此事後落淚,可見此事對他的衝擊。

許文龍熱愛藝術,收藏豐富的他也樂於分享,將自己的藏品整合後,於1992年開設了奇美博物館,館藏共分為藝術、樂器、兵器與自然史等4大領域,緊扣許文龍個人的藝術品味。

當中尤其以小提琴收藏最為人稱道,奇美博物館號稱擁有全球數量最多小提琴收藏許文龍除了會欣賞、會拉琴,更把收藏的名琴出借給小提琴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曾在2015年獲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銀牌的台灣小提琴家曾宇謙(下圖左) ,從11歲起就向奇美借琴。

「台灣壓克力之父」許文龍去世 提琴收藏量傲視全球•奇美博物館曾登CNN版面借用奇美博物館名琴參加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獲銀牌獎的小提琴家曾宇謙(左),2015年前往奇美博物館續借。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右)稱讚他是台灣驕傲,兩人現場合奏。(中央社檔案照片)

奇美實業被譽為幸福企業,是第一家最早實施週休二日的公司,包括設置托兒所等,出發點都是充分照顧員工,因此幾乎沒有鬧過勞資糾紛。

營收上千億元的奇美實業,一直沒有上市。因為許文龍認為,「經營企業不是以賺錢為目的,而是讓所有人獲得幸福」,由於和資本市場的邏輯背道而馳,因此寧可穩穩賺也不上市。

「不要期待我留什麼給你;第三代更不能花我一分錢。」許文龍不留財產給子女,2005年卸下奇美集團董事長職務,交棒給小舅子廖錦祥,沒有讓兒子許家彰接班,但卻很提拔兄姊們的第二代,分別擔任集團要職。

奇美博物館典藏品涵蓋西洋藝術、樂器、兵器及自然史,因許文龍從小著迷於提琴樂音,也理解提琴購買負擔,因此才開始蒐集提琴,想出借給台灣音樂家或學子,2000年後更深度發展,逐漸確立以世界各國的著名製琴家、製弓家的作品為收藏目標,只要具有製琴系統或歷史代表性意義,即便是不能演奏也會收藏。

例如,奇美博物館擁有著名的「希望之琴」小提琴收藏,有一把是第一次大戰期間在義大利尋到的,另有一把是猶太人製作的「大衛之星」,還有一把是白色恐怖家屬捐贈,並由受難者在綠島製作的,3把琴盡皆彰顯普世價值。

中央社引述大提琴家張正傑表示,許文龍的想法偉大,願意出借名琴更了不起,「樂器出借不可否認有其危險性,在移動過程中的保護方式、天氣因素等,都是種壓力,他願意承擔這些危險,讓樂器能交到音樂家手中,透過演奏發揮樂器最重要的價值,由衷佩服與感謝。」

張正傑30多年前曾受許文龍邀請去試琴,當時他試的是製琴師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的作品,而這把大提琴後來還曾在1999年一解大提琴家馬友友的燃眉之急,當時馬友友來台演出,然而他的大提琴琴頸在美國機場通關時不慎被弄斷,抵達台灣後,便緊急向奇美基金會借這把提琴要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張正傑說,當年受邀試琴後,也曾與其他音樂家造訪許文龍家中談論音樂與演奏,

「當時我們知道他要蒐集提琴,但沒想到他願意這麼大手筆地付出。」

張正傑自己也是受許文龍影響,才咬牙買下屬於自己的第一把大提琴,如今很難再有人以同樣規模去蒐集典藏這些名琴,「回過頭來看,才了解他的遠見如此寬廣。」

更新時間 : 2023-12-02 06:42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