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情低落時,吃點甜食能讓心情短暫愉悅,但一把雙面刃,當吃太多後,身體會發出求救訊號,提醒你改變飲食習慣,下列七大訊號你中了幾個呢?
如果只是偶而超過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上限可能無妨,但研究證實,長期攝取過多糖會引發健康問題,例如增加慢性炎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會影響腸道健康等。但究竟吃多少糖才算太多呢?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女性、2歲以上兒童,每日添加糖限制約為 100 卡路里(約25克或6 茶匙);男性則不得超過150 卡路里(約37.5克或9 茶匙)。
健康網站《Eat This, Not That》報導,當您經常攝取過多的糖,身體會開始出現一些不對勁的狀況,而這些症狀便是一種警訊,提醒我們該改變一下飲食習慣。
1. 不停地渴望吃糖
當你不斷想喝甜飲或吃甜食時,可能代表身體已攝取過多糖類,因為當食用高糖且缺乏纖維或蛋白質等其他營養素的食物時,體內血糖會更快地上升和下降,從而導致血糖崩潰,食慾變超好,這類食物包含糖果、汽水、甜甜圈、鬆餅等。
2. 疲勞
高升糖食物,吃了後血糖快速上升,會讓人突然過度活躍,但不久後便開始昏昏欲睡,感到疲倦。而蛋白質、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含量較高以的食物,例如蔬菜類、堅果種子、全穀物、雞蛋和牛奶等能夠有效穩定血糖。
3. 齲齒
含糖食物和飲料通常是造成齲齒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您經常出現牙齒問題,這可能是糖攝入過多的跡象。因為吃完食物後,糖分會附著牙齒,使細菌大量地繁殖,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的脫鈣,如果沒有注意潔牙的動作,經年累月下來便造成蛀牙。此外,糖份產生酸性物質,也會侵蝕琺瑯質並使礦物質流失。
4. 體重上升
由於糖是「空熱量」,沒有蛋白質或纖維,不帶有任何營養素,這意味著它只提供熱量,且無法提供飽足感,而且一般來說添加糖的產品熱量較高,經常食用會導致體重增加。
5. 慢性疼痛
曾有研究顯示,關節炎的患者若攝取過多脂肪和糖,可能會加重慢性疼痛和僵硬的情形。
6. 不斷感到飢餓
糖通常含有很高的熱量,所以當你吃完糖後,很快帶來飽足感,但因為糖類沒有任何營養素,如蛋白質、纖維和健康物質。很快地便會被分解消化。當體內糖被消化後,會加劇飢餓感,渴望更多高糖份食物,進而使人對唐產生依賴感,導致不停地吃零食、無意識地進食,最終導致攝取更多的糖分。
7. 罹患高血壓
根據《營養》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65至80 歲的受測者中,添加糖的攝入量與血壓高低有關。
大眾有個觀念,飲食過鹹是造成高血壓的元凶,但其實吃太多糖更危險!添加糖會升高體內的尿酸,從而抑制一氧化氮的產生。一氧化氮在維持血管張力的恆定和調節血壓的穩定性中起著重要作用,若一氧化氮降低,血壓就會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