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將登場 中美競爭、氣候變遷成焦點

所羅門群島與中國簽訂安全協議後,美國持續深化與太平洋國家聯繫,締結邦交設置大使館。

  136
圖為今年9月在美國舉行的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圖/路透社Jonathan Ernst)

圖為今年9月在美國舉行的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圖/路透社Jonathan Ernst)

太平洋島國領袖群聚庫克群島參與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峰會,氣候變遷危機與日益增加的中美競爭可能成本次會議焦點。

衛報報導,太平洋島國論壇由澳洲、紐西蘭、諾魯、帛琉等16個太平洋國家,以及兩個法屬領地玻里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所組成。為期5天的年度領袖峰會於庫克群島(Cook Islands)登場,主題為「我們的聲音、我們的選擇與我們的太平洋之路」,美國、英國、德國等國也將派代表前往與會。

太平洋國家與澳洲分歧:氣候變遷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5日展開為期4天的中國行,被外界視為中澳雙邊試圖改善關係,隨後艾班尼斯將飛往庫克島與會。

前太平洋島國領袖組織「太平洋長老之聲」(Pacific Elders Voice)呼籲,太平洋島國論壇應推遲決定是否支持澳洲與太平洋地區共同主辦2026年聯合國氣候大會。

組織成員之一,吐瓦魯前總理索本嘉(Enele Sopoaga)表示,領袖峰會「必須一致呼籲澳洲停止批准扼殺太平洋的煤炭與天然氣項目。」

索本嘉重申,太平洋島國論壇不應該成為澳洲的橡皮圖章,任何批准都必須基於澳洲的承諾,即在短期內採取確實的氣候行動,並承諾在不久的將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中美競爭成焦點

成員國之一索羅門群島2019年與台灣斷交,而自2022年與中國簽訂安全協議以來,與北京關係日漸密切。外傳今年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年度峰會,索國將由外交部長馬內列(Jeremiah Manele)而非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率團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

蘇嘉瓦瑞今年7月前往北京簽署9項協議,其中包括一項新的警務合作協議,允許中國在索羅門群島派駐警察直到2025年。今年9月,蘇嘉瓦瑞拒絕參加美國與太平洋島國舉行的峰會,表示不想要聽美國「說教」。

所羅門群島與中國簽訂安全協議後,美國致力於持續深化與太平洋國家聯繫,締結邦交設置大使館。美國總統拜登在9月的峰會上正式承認庫克群島與紐埃(Niue)為主權國家,並宣布了對該區域進一步經濟援助,宣稱「未來幾年,我們的世界將有大量歷史在太平洋區域書寫。」

斐濟總理拉布卡(Sitiveni Rabuka)則預計利用本次峰會,宣傳將太平洋作為「和平區」(zone of peace)的理念,希望避免捲入不斷升級的中美緊張局勢。

美國代表團將由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領頭,預計她將強調「所有國家支持國際體系的重要性」。

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太平洋島嶼項目主任基恩(Meg Keen)認為,各國領導人可能會主張太平洋地區有權確定自己的發展發向,「並反擊地緣戰略優先勝過太平洋地區發展優先的作法」。

基恩指出,「該區域存在巨大的多樣性,發展重點各自不同,與大國的關係也不盡相同。太平洋國家面臨的挑戰是保持強大的地區凝聚力。」此外,也應該保持靈活性,尊重差異性,並以能力為基礎,為每一個主權國家做出正確的決定。

至於太平洋地區的當務之急,基恩指出是氣候行動與調動資金,「以適應氣候災難並在災難前茁壯成長。」

更新時間 : 2023-11-30 18:06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