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薑黃的黃不單純 竟是鉛中毒元凶!經濟學人:印度應學孟加拉如何消滅「毒薑黃」

  1100
薑黃示意圖(圖/Pixabay_ Tamanna Rumee)

薑黃示意圖(圖/Pixabay_ Tamanna Rumee)

薑黃是咖哩的精髓,印度料理不可或缺的香料,抗發炎功效也備受推崇。然而,它金黃色的外表之下,竟藏有毒性,是南亞國家鉛中毒的一大元兇,人們吃著美味的咖哩,卻可能因此將毒物一點一滴吞下肚。

經濟學人以兩篇專文報導點出此事的重要性。為了讓薑黃看起來更金黃,不肖業者會將鉻酸鉛(lead chromate)灑入根莖部位。長此以往,鉛這種神經毒便透過食用薑黃粉末侵入人體。根據期刊《刺胳針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的一份新研究,南亞人血液鉛濃度全球最高,原因呼之欲出。

鉛中毒會導致腦部、心臟等疾病,兒童尤為危險。光是 2019 年,就有 140 萬人因此死亡,並重創南亞生產力達 GDP 9 個百分點。華府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指出,貧窮國家孩童學習力與富國有著 20% 的差距,一大原因就是鉛中毒。

在法治不彰國家,要揪出鉛中毒「兇手」並不容易,從烹飪器具到化妝品等日常用品,都有鉛汙染的痕跡。期刊《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一份報告指,2019 年,史丹佛大學團隊與孟加拉腹瀉疾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Diarrhoeal Disease Research, Bangladesh)攜手,將目標鎖定薑黃,並與官方協力展開孟加拉全國「毒薑黃」取締行動,收效驚人。

不到兩年,孟加拉市場上的薑黃樣本含鉛量,從 47% 降至了 0%,對大眾健康產生了立即的正面影響。薑黃工廠的員工,血液中的鉛濃度平均掉了 30%。經濟學人認為,南亞國家素來行政效能低落,政府因應牛步,孟加拉卻能在兩年內讓毒薑黃幾乎消失殆盡,政府與民間的通力配合,功不可沒。

在這波行動中,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用科學數據說服決策者,將 2014-2018 年間,孟加拉村落地區孕婦的薑黃攝取量與體內鉛濃度的相關性,攤在了主政者面前,不僅說服了衛生官員,更直達天聽,讓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點頭。

接下來就是雷厲風行的打擊行動。

總理親上火線,在電視演說中向國人說明事態嚴重性。執法單位大力掃蕩批發商的攙假染色行徑。市集豎起了各種警示標誌。媒體大肆報導,以可怕圖像宣導毒薑黃的危險。官方並鼓勵媒體報導違法業者如何遭到整飭起訴。

孟加拉的打薑行動之所以能奏效,得力於下列因素:接納外國專業建議、有力的非政府組織、政府的積極配合、媒體與私人企業的結盟宣導。這上下齊心的努力,是政府與民間能合作促進公益的明證。

史丹佛大學期盼,孟加拉經驗,也能複製到印度、巴基斯坦等開發中國家。由於印度是薑黃主要產地,全球 75% 薑黃來自印度,且孟加拉的毒薑黃多是由印度進口,團隊憂心,印巴兩國的攙鉛薑黃恐怕更氾濫,產業鏈更猖狂、更根深蒂固。

經濟學人也對孟加拉、印度兩國執政者提出了勸諫。掌權長達 20 年的孟加拉總理哈希納,雖在整飭薑黃業一事上頗有功績,卻有趨於獨裁專制的傾向。隨著大選將至,望她能記取執政者的初衷,合作與共識才是王道,而非一紙誥令。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漸有排除異己的走向,在面臨各種健康與環境問題之際,應效法鄰國,以開放、務實手段挖出薑黃毒瘤。

產官學的通力合作,不是什麼成功秘訣,但誠如做一道咖哩,要如何將各種元素適時加入融合,成就美味料理,這,才是真正的挑戰。經濟學人如是比喻。

外電來源:
How to stop turmeric from killing people
Bangladesh strikes a blow against lead poisoning

更新時間 : 2023-12-07 11:11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