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台灣「太空創新無限挑戰」得獎團隊揭曉 衛星節能、太空人營養、太空無人載具吸睛

今年得獎冠軍團隊為美國新創公司 SQUID3 Space Inc.,亞軍為全瑩生技公司團隊,季軍為台科大學生跨域團隊,分別提出太空中的衛星節能、太空人營養、太空新型無人載具的解決方案。

  147
2023 RunSpace太空創新無限挑戰競賽優勝團隊合影(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2023 RunSpace太空創新無限挑戰競賽優勝團隊合影(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政府於 2019 年起即推出「太空三期計畫」,擬於十年內投入 251 億元新臺幣,近期更增列預算至 400 億元投入低軌通訊衛星的研製、規劃國家發射場,以及人才培育。預期至 2025 年將扶助太空產業產值增加 800 億元新台幣,達到近 3,000 億元新台幣,約當 100 億元美金。

為匯集臺灣太空創新人才與技術能量,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原經濟部工業局,9月26日改制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第二屆「RunSpace太空創新無限挑戰」10 月進入決賽,今年得獎冠軍團隊為美國新創公司 SQUID3 Space Inc.,亞軍為全瑩生技公司團隊,季軍為台科大學生跨域團隊,分別提出太空中的衛星節能、太空人營養、太空新型無人載具的解決方案。

為擴大發展臺灣太空產業,行政院去(2022)年正式推動「太空基礎能量及產業發展先期計畫」,結合跨部會資源帶領臺灣太空科技與產業升級與發展;而為匯集臺灣太空創新人才與技術能量,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去年首度舉辦「RunSpace太空創新無限挑戰賽」,吸引近 50 組隊伍參賽競爭十分激烈。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表示,今年申請件數近 70 件,作品包含太空農業、太空環境清潔、生物科技、太空資安等國際主要關注議題,其次「衛星服務」領域佔 33%,「地面設備與服務」佔 16%。

台灣「太空創新無限挑戰」得獎團隊揭曉 衛星節能、太空人營養、太空無人載具吸睛
2023 RunSpace太空創新無限挑戰競賽優勝團隊合影(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競賽辦理期間策畫多場培訓活動包括太空商業實務講座、向國際創投提案的英語電梯簡報設計與技巧,協助團隊培養創新與商業化技能,打造太空跨域人才。不僅如此,今年更首度邀請海外太空協會與企業參與賽事,包含邀請泰國國家科學院 NSTDA、保加利亞立方衛星業者 EnduroSat 等國際專家於課程中與入圍團隊相互交流,為入圍團隊帶來最新衛星產業趨勢與相關應用;並在決賽擔任客座評審,從國際視野切入,給予入圍團隊提案反饋。

今年競賽冠軍團隊為 SQUID3 Space Inc. 開發的可變色電子膠帶,通過改變衛星結構外觀顏色,實現更節能的熱控。當衛星處於高溫時,電子膠帶能降低太陽光吸收率的散熱面以促進散熱,反之,當溫度較低時,它會提高太陽光吸收率將更多的熱能量傳遞到內部,使衛星變暖,這種自主調整吸散熱的功能,可以大大減少衛星暖器的電力消耗、抑制由於環境變化而產生的溫度波度,以及緩解熱應力,拿下冠軍獎金新台幣 20 萬。

台灣「太空創新無限挑戰」得獎團隊揭曉 衛星節能、太空人營養、太空無人載具吸睛
冠軍團隊研發之可變色電子膠帶可有效提升衛星熱控制(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今年的亞軍團隊為全瑩生技公司發想的「太空藥局」,團隊以具有超級抗氧化成份的益生菌蝦紅素為主要成份,發展可有效保護人類細胞免於輻射傷害死亡的太空製藥,進而減少環境物種的滅絕,拿下亞軍獎金 10 萬元。

台灣「太空創新無限挑戰」得獎團隊揭曉 衛星節能、太空人營養、太空無人載具吸睛
亞軍得獎團隊利用益生菌生產可有效防止太空輻射的蝦紅素(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季軍暨中華電信企業最愛的得獎團隊為台科大學生跨域團隊,提議發展一款名為 EVAid 的遙控太空無人機,專為太空人在極端的太空環境執行任務提供協助。團隊將離子推進器設置於模組各角頂點,使 EVAid 能夠在太空中以多個向度移動,為未來的宇宙探險創造更為安全可靠的工具。

台灣「太空創新無限挑戰」得獎團隊揭曉 衛星節能、太空人營養、太空無人載具吸睛
季軍暨企業最愛獎團隊提出可協助太空人執行EVA任務之無人機(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2024年,競賽將持續朝國際化邁進,開放各國潛力好手參與,並將邀集國際策略夥伴為賽事挹注更多資源,以競賽為人才培育與產業交流平台,為國內與海外潛力人才創造更多跨國合作契機。

更新時間 : 2023-12-08 17:24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