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日本熊擊事件創單年、單月新高 起因食物不足、棲息地界線模糊

岩手縣當局指出,熊擊事件有半數以上發生在人們的家中或附近,且有2成的受害者有先採取預防措施,如攜帶具嚇阻作用的熊鈴。

日本熊擊事件暴增(圖/Pexels <a href="https://www.pexels.com/zh-tw/@rasmussvinding/" rel="nofollow">Rasmus Svinding</a>)

日本熊擊事件暴增(圖/Pexels Rasmus Svinding)

日本「熊擊人」事件急遽上升,日媒統計,該國今年迄今至少172人遭遇熊襲受傷,創下新高,且本(10)月創下單月新高至少63人的紀錄。專家指出,去年果實豐收與今年形成反差,以及棲息地與人類生活區界線模糊,導致熊在冬眠前為覓食而頻繁傷人。

根據日本環境省統計,今年4月9日期間,共有109人遭受熊擊。NHK統計則指出,該國的18個都道府縣,今年迄今累計至少172人遭遇熊襲受傷,而10月至今,已有63人受傷,兩者數據相加,今年受害人數已上升到172人。

報導指出,這已遠超出2020年的158人受害的紀錄,而10月的單月紀錄已刷新2006年10月49人受傷的紀錄。

熊擊事件主要集中在本州島東北地方,逾3成攻擊事件發生在秋田縣,共59人受害;岩手縣40人受害、福島縣13人受害、青森縣11人受害;本州中部的長野縣(10人)、新潟縣(7人)傳出熊擊事件。

衛報引述專家意見指出,熊擊事件急遽上升,是因為去年橡實與山毛櫸果豐收,使得熊崽成長良好,而今年反而食物短缺,導致熊在12月進入冬眠前,冒險前進人口稠密的區域尋找食物。

過往多為誤入森林的採集者或毫無戒備的徒步旅行者與熊撞個正著,但由於熊的自然棲息地與人口凋敝的村莊,界線已漸趨模糊,這也導致熊與人的接觸變得更為頻繁。

而根據共同社報導,岩手縣當局指出,熊擊事件有半數以上發生在人們的家中或附近,且有2成的受害者有先採取預防措施,如攜帶具嚇阻作用的熊鈴。

而秋田縣在本月傳出同隻熊在一天之內襲擊6人的案件,包括一位年逾80的老太太及在公車站等車的女學生,而其中三起襲擊案發生在靠近商店、住宅及醫院的街區。今年該縣的熊擊事件是去年的8倍。

更新時間 : 2023-12-02 16:22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