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嚇不斷、轟炸不減,以色列揚言對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掌控的加薩發動地面戰作為報復,但始終未正式展開,只見餓莩遍野、人道危機持續加劇。金融時報披露,箇中原因是,以國政府內部對「進攻了,然後呢?」的戰後規劃毫無共識,拖慢了行動腳步,美國對此憂心忡忡。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由執政與在野組成的戰時內閣,仍對作戰目標與退場機制有所歧見,因此遲遲未能揮軍入加薩。美國官員甚感憂心,要求以色列必須擬定作戰計畫與戰後假想情況,不能像無頭蒼蠅貿然行動。
消息人士稱,以色列內部正「瘋狂」尋求各種問題的解答。戰爭目標為何?衝突過後呢?由誰掌控加薩?現任與前任官員、退役將領、外部專家也被緊急召喚研擬藍圖,從官方到非官方,各種方案在華府與西方國家之間瘋傳,程度之混亂,連美國都要求以國直接提供會議記錄。
目前檯面上的構想,包括戰後在加薩設立緩衝區,讓加薩與以色列、與溫和派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掌控的西岸(West Bank),皆全面斷開鏈結,但戰時內閣對此看法分歧。最高指導原則是,以色列絕不能永無止盡地佔領加薩。
亦有人主張,應強化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能力,倘若接手加薩,才不會成為軟腳政府。然而,目前自治政府在巴勒斯坦人民心中過於軟弱,恐不利執政,且會影響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極右政府在西岸的屯墾野心。另一項方案,則是延請阿拉伯國家介入,促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扮演主導角色,為加薩提供經濟及維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