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大膽!《崇禎:勤政的亡國君》書名太敏感遭中國下架 舊版二手書爆紅

  1079
明朝崇禎帝畫像(圖/路透社Alamy)

明朝崇禎帝畫像(圖/路透社Alamy)

中國史學家陳梧桐今年 5 月病逝,其一本關於明朝崇禎皇帝的著作,9 月再版發行卻踩到當局紅線,《崇禎:勤政的亡國君》疑有隱射執政者習近平治國無方之嫌,突以「印刷問題」全面下架,結果反而激起好奇心,二手舊版詢問度爆表。

自由亞洲電台金融時報報導,這本關於 400 多年前明朝末代皇帝的書籍,闡述的是崇禎如何肅清重臣,誤國殄民,最後在紫禁城外的樹上自縊身亡。封面寫道「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一語道盡崇禎的自取滅亡之路。

媒體人矢板明夫指出,該書介紹中寫道:「崇禎皇帝雖有中興之志、但志大才疏。缺乏治國能力、剛愎自用而又多疑善變、急功近利而又優柔寡斷……。極為虛榮,只顧自己的顏面和尊嚴、缺乏擔當精神、患得患失、屢屢錯失延緩敗亡的時刻。所有這些重大的決策失誤、措置失當,最終釀成了歷史的悲劇,導致明王朝的滅亡。」

這些誅心之論似難容於中共審查大軍之眼,怕被拿來與習近平相提並論,於是出版不到兩個月,就成了禁書。出版商文匯出版社表示,「因印刷問題」停售,各大經銷商、網購平台一一下架,頗有此地無銀之感。

依常理論,在嚴格的審查制度下,任何欲於中國出版之刊物書籍,皆須經過層層把關,這再版書卻能突破防線,本身就是個驚奇。

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以史為鑒、借古喻今並不罕見,習近平本人也熱中此道,從演說中不時引經據典可見一斑。倫敦國王學院中國問題專家 Kerry Brown 指出,從人們熱愛將習近平與過往皇帝比較一事,不難看出他的「帝王」作派,歷史也成了攻訐習近平的武器。Brown 推測,連歷史書籍都要審查,可能是眼下中共體系瀰漫緊張氛圍,審查或許是黨員效忠的一種表現。

輿論是這樣的,不禁還沒人在意,一禁反而引發熱議。新版買不到,導致舊版《崇禎往事:明帝國的最後圖景》在坊間詢問度急升,二手書甚至賣到人民幣 1,280 元,是原價的 27 倍。人們亟欲探問,是如何昏招迭出,勤政「害」民,才能讓一國之君,親手葬送了國家。

更新時間 : 2023-12-08 20:02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