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社群平台與審查制度:扼殺色情還是青年數位性教育權益?

  148
(圖/Pexels  台灣英文新聞 張雅鈞後製)

(圖/Pexels  台灣英文新聞 張雅鈞後製)

(台灣英文新聞/張雅鈞 綜合外電報導)社群媒體內容包羅萬象,也成為年輕世代的性教育主要管道之一,然而各家社群平台的審查制度常將教育與色情內容混淆,從而排擠年輕世代「數位性教育」的權利。

CNN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報告指出,年輕世代廣泛將數位環境作為性知識的重要來源,並作為課堂性教育的補充。在仍將性視為保守禁忌話題的國家及地區,包括亞太區域尤其如此。

以印度為例,高達4成人口為24歲以下,10至24歲人口占2成7,然而在當地,危險性行為、親密伴侶暴力、少女懷孕、愛滋認識不足等問題叢生,更有學者在2018年的研究指出,該國是全球青少年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紀錄最差的國家之一。然而,儘管印度中央政府多年來努力推行全國性教育課程,卻被地方領導人以破壞印度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等為由阻撓。

許多年輕人高度仰賴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和 TikTok等社群媒體上的數位性教育提供者,來了解生理知識與用品、安全性行為、破除性迷思與偏見,乃至性別及性向的探索。研究指出,有使用網路與社群的印度青少女,明顯在性、避孕、愛滋病等認知上有顯著的提升。

社群平台儼然成為聯合國機構所謂的「重要性健康及生殖健康信息的看門人」,而平台為打擊色情猖獗所設的審查制度,無法將教育內容與色情做出區分,從而「扣留了被任意歸類為性露股的重要教育內容」,進而損害了年輕人的利益。

與此同時,數位性教育提供者為了能夠通過審查,也會預先自我審查,導致知識傳播的型態轉向更隱晦或創造性的表達生殖器官等關鍵字,或偏重教育、預防和保護的內容,而非容易被排除的內容,如解釋性愉悅、潤滑液等情趣用品的介紹以及科普性愛後為何失落流淚的現象。

此外,社群平台的政策更多反映美國的政治政策,而非其服務國家的在地法律與文化背景。Meta旗下的Facebook為例,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中作出的墮胎合法化裁決,影響女性墮胎權,也導致相關內容如提供安全墮胎或快樂避孕的創作者與資訊提供者,發布的內容必須遵守相關規定乃至「違反社群準則」被刪除。

更新時間 : 2023-12-05 19:45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