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張雅鈞 綜合外電報導)以美國眾議員蓋茨為首的共和黨極右派,因不滿同黨眾議長麥卡錫與民主黨合作通過臨時撥款法案,聯手民主黨創下美國首度成功罷免眾議長的歷史。民主黨本可出手相救,但因麥卡錫彈劾拜登等舉動決定順水推舟。
因共和黨的反對援助烏克蘭、大幅刪減12項預算,預算案難產導致美國聯邦政府近乎要在10月1日斷炊停擺。最終麥卡錫(Kevin McCarthy)與民主黨合作,美國國會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將撥款期限延長至11月17日,避免政府停擺對美國國家經濟造成巨大破壞。
相關閱讀:避免美國政府停擺危機 參議院通過45天延長撥款法案
儘管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739億元)對烏克蘭軍援,因共和黨極右派的反對而作罷,極右派仍強烈不滿麥卡錫與民主黨合作通過臨時撥款案, 佛羅里達州眾議員蓋茨(Matt Gaetz)提出針對麥卡錫的罷免案,最終眾院以216票對210票通過該案,也寫下美國眾議院議長首度被罷免的歷史。路透社指出,8名共和黨眾議員與20名民主黨眾議員合作,跨越了216票的罷免門檻。
共和黨在去年11月期中選僅以微弱優勢奪回眾議院,麥卡錫經歷多輪選舉未果,最終靠對著黨內極右派的讓步,恢復1位議員即能提出「罷黜議長」(vacate the chair)動議的規定等,才得以出任眾議長一職,也為今日的罷免埋下了無可避免的伏筆。
相關閱讀:美國眾議院議長選舉2天6輪無果 麥卡錫對極右翼一再讓步成隱憂
美國眾議院百年來首度議長難產 喬不攏共和黨極右翼麥卡錫失支持
麥卡錫表示,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情,蓋茨針對的是他個人。他也提出,自己不會再次競選眾議長,「我為自己的信仰而戰,我相信自己可以繼續戰鬥,但也許會以不同的方式。」
眾議院目前因群龍無首陷入停擺,剛通過的延長撥款法案,也僅將政府的關門期限拖延至11月17日,因此盡快選出新任眾議長至關重要。至於誰將接任眾議長一職,目前仍是未知數。
民主黨本可出手挽救麥卡錫,但因共和黨籍的麥卡錫近來作為多次惹惱民主黨,包括對總統拜登(Joe Biden)發起彈劾調查,與民主黨合作臨時撥款案卻給太少時間因應等,都讓民主黨決定不插手共和黨內的鬥爭。
先前麥卡錫曾說任內要訪問台灣,今年一度傳出有此安排又不了了之,如今麥卡錫去職又無意再度角逐,也讓「眾議長麥卡錫訪問台灣」一事,徹底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