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亞馬遜流域近來爆發河豚集體熱死事件,光是上周就發現了120隻屍體,由於水溫一度飆破攝氏39度,科學家懷疑,就是氣候變遷致極端高溫惹的禍。
路透社報導,亞馬遜地區遭遇嚴重旱情,河水溫度升高、氧氣匱乏,近來已有數千條魚隻死亡,只在南美現蹤的亞馬遜河豚(Amazon river dolphins,又稱粉紅河豚)也難以倖免。這種特殊的淡水豚物種,繁衍週期本就漫長,一旦遭遇生存威脅,群體數目便會銳減。
亞馬遜河豚的屍身是於特費湖(Lake Tefé)發現,生物學家正進行解剖相驗鑑定死因。9月28日,特費湖一度飆到39度,比往年此時均溫高出足足10度,儘管水溫一度下降,10月1日又測得37度,顯見這陣子河水溫度居高不下。專家推測,河豚大量死亡應就是高溫所致,而非細菌感染等其他原因。
環境研究人員Miriam Marmontel表示,上周單周就尋獲120具屍體,其中4/5是粉紅河豚,占了特費湖族群的10%,比例之高令人擔憂。巴西保育單位已緊急派遣獸醫、海洋哺乳類專家前往該湖,拯救在這波熱浪中活下來的河豚。不過,在科學家排除細菌感染這項可能性之前,尚不能將牠們轉移至較涼快的河流。
亞馬遜流域特費湖死亡的淡水豚(圖/路透社Bruno 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