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禽流感持續在全球肆虐,也是雞蛋荒的元凶之一,為了阻絕病毒,法國2日開始對全國鴨子施打禽流感疫苗,但疫苗對家禽產業實是利弊參半,在法國作出此決定後,美國即宣布,禁止該國禽類輸入。
路透社、德國之聲報導,法國率歐盟之先,撥出4億歐元預算,於未來一年為全國2,700座農場的6,400萬隻鴨子接種禽流感疫苗,終止大規模撲殺措施。飼養250隻鴨子以上,以及供肉品、肝醬所需的鴨場,須於小鴨出生10日起施打兩劑疫苗。
法國目前雖無禽流感熱點,這些年來卻屢爆疫情,損失慘重。2015至2017年出現一波大流行後,2020年以來,也斷斷續續傳出不少疫情。只要出現一例,就得撲殺整個群體,因此每每傳出感染,就是一次經濟重創。
此外,禽流感病毒傳給人類、釀成下一波大疫病的疑慮,也未曾消減。今年稍早,專家以「大地震前的地鳴」作喻,稱高病原性H5N1禽流感具有在哺乳類之間引發大流行的潛力,目前疫苗準備不足,是一大隱憂。
然而,疫苗並非解方。各國政府不是沒有考慮走疫苗這條路,卻遲遲不敢動作,即是顧慮此舉的貿易後果,陷入兩難。原因在於,打了疫苗的禽鳥,一旦染疫,不一定會出現症狀,因此難以從外表辨別是否攜帶病毒,若貿然引入,恐怕就是讓病毒長驅直入。
因此,法國踏出這步,美國旋即禁止該國禽肉進口,日本也表示將跟進,對法國家禽業而言,不啻是一項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