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張雅鈞 綜合外電報導)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30年來就爭議領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衝突不斷,當地時間25日,該區一處燃料庫爆炸,逾200人受傷,傷勢大多「嚴重或極其嚴重」。
自2018年亞美尼亞歷經「天鵝絨革命」改朝換代,與亞塞拜然的關係日益緊張。兩國間爭議領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地區,在過去三十年中引發過兩次戰爭。儘管國際社會承認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居民大多都是亞美尼亞裔。
衛報報導,該起爆炸地點位於納卡地區首府斯捷潘納克特(Stepanakert)附近的一處燃料庫。納卡地區人權監察員史岱潘揚(Gegham Stepanyan)在X平台上發文指出,大多受害者傷勢「嚴重或極其嚴重」,需要被空運前往他處救治以挽救性命,目前不清楚是否有人罹難,爆炸原因也尚未被釐清。
據納卡當局說法,當時數十人在燃料庫前排隊等加油前往亞美尼亞,因為在封鎖期間,燃料是稀缺品,居民們得到承諾可以為車加油,於是前往。
上週亞塞拜然以閃電之姿,在24小時內出兵擊敗亞美尼亞軍隊,迫使納卡當局同意放下武器,就該區域在30年分治後,「重新融入」亞塞拜然相關問題進行談判。爆炸發生在亞塞拜然官員與納卡當局代表舉行第二輪會談的數小時後。
亞塞拜然承諾尊重亞美尼亞裔居民的權利,並在長達10個月的封鎖後恢復供應,但許多居民擔心遭到報復,絕地前往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當局則指出,截自當地時間25日晚間,已經有超過6500名納卡地區居民逃往亞美尼亞。莫斯科表示,俄國在納卡地區的維和人員正在協助撤離。25日當晚約有700人仍在維和人員營地。
亞塞拜然國防部25日透露,24日一輛軍用卡車觸雷爆炸,導致兩名士兵犧牲,但並未說明爆炸地點。
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Nikol Pashinyan)在24日面向全國的講話中提及,該國政府正與國際夥伴合作,保護納卡地區區的亞美尼亞裔居民的權利與安全。並強調若這些努力並未取得具體成果,歡迎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前往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上次戰爭是在2020年,俄國通過停火談判協助結束該場戰爭。根據協議,約2000名俄國維和人員部署至納卡地區,守衛唯一連結亞美尼亞與納卡地區的拉欽走廊(Lachin Corridor)。然而,俄方並未阻止亞塞拜然軍隊沿著拉欽走廊設立軍事檢查站,阻礙亞美尼亞向飛地輸入糧食。普丁與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的私交,也被視為對納卡地區消極維和的原因之一。
帕辛揚與亞美尼亞人指責俄國並未盡力維和,擔起保護之責,莫斯科則駁斥,認為俄國部隊沒有干預的法律依據,特別是在帕辛揚承認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一部份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