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醫藥組 綜合報導)流感威脅逐漸上升、新冠病毒又尚未消失,呼吸道疾病好發時節也即將到來,這些疾病症狀相似外,新冠合併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也易加重致死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內科林俊祐主任提醒,除了慢性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也是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有高風險因子的民眾一旦確診也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中秋過後天氣轉涼,秋冬為流感、肺炎鏈球菌等呼吸道疾病旺季,加上新冠病毒威脅仍尚未平息。國內外陸續觀察到變異株EG.5和Pirola感染個案,傳染力強。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目前新冠肺炎併發症患者仍有約8成以上為長者或慢性病患。然而,不只這兩類族群,其他疾病患者確診後也有較高機率併發重症、甚至死亡。
一名56歲中年精神疾病患者,確診時因為只有頭痛、發燒,就自行吃止痛藥緩解,不料一週後病情就迅速惡化,全身無力、難以呼吸,甚至需要靠機器供應氧氣長達一個月。
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由於精神科病人相較於一般人於認知功能部分缺陷以致溝通困難,難意識到身體上的症狀,進而影響遵守預防措施的確實性,若未及時偵測到感染的發生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林俊祐提醒,只要有高風險因子的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後即使只是輕症也應立即就醫,由醫師判斷是否屬於需使用抗病毒藥物對象,以把握黃金5日治療期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提醒,接下來秋冬為肺炎鏈球菌感染旺季,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若同時感染上新冠肺炎,致死率恐將提升7倍,提醒民眾秋冬預防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更應維持衛生防疫習慣,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接種疫苗。
為了讓民眾更了解正確防疫知識,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聯手北中南醫院舉辦新冠肺炎衛教巡迴醫院展,最終場將於即日起至9月22日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一樓大廳展出展出,不只自己更加了解防疫習慣的重要性,也歡迎民眾留下對醫護人員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