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23-09-21 20:46
首次發稿: 2023-09-21 17:51
(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舊金山,美西時間20日晚的僑宴上,1997年南非武官挾持事件,被時任台北市刑大大隊長侯友宜救出的小查克驚喜現身,向侯友宜當面致謝,成為晚宴亮點。
戴著黑框眼鏡、穿著黑色西裝外套(上圖, 中央社) ,現年26歲、被外界稱為小查克(Zachary Garske)的男嬰長大了,他20日晚間帶著交往7年的女友威廉斯(Tamia Williams)一同現身僑宴,答謝侯友宜當年的救命之恩。
侯友宜見到小查克開心表示,「當年的小嬰兒現在長這麼大了」,現場還用手量了量小查克的身高,小查克則幽默回應侯友宜,「上次見到你的時候我才10歲,你看起來怎麼一點都沒變」,引發全場哄堂大笑。
小查克10歲時曾回台灣尋找生母,當時也與侯友宜見了一面,這次是小查克到美國後,第2次見到救命恩人。
當主持人於僑宴中介紹小查克上台時,侯友宜一臉驚喜,因為這個橋段直至19日才確定成真。現居洛杉磯的小查克得知侯友宜訪美,19日取得聯繫後,20日 特地從南加州飛來相會,為的就是要向侯友宜再次當面致謝。
回顧這段26年前的往事,當時1997年,因白曉燕案遭通緝的陳進興,進入南非大使館武官卓懋祺上校官邸,挾持卓氏一家,震驚社會。時任台北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大隊長的侯友宜、時任民進黨中評會主委的謝長廷和監察委員葉耀鵬,進到官邸談判,經溝通後,陳進興同意棄械投降。
當時,侯友宜也被現場媒體捕捉到,抱著一名小嬰兒走出官邸,而這名男嬰,就是南非武官卓懋祺夫婦所共同扶養的小查克。
中央社引述小查克20日在僑宴感性表示,「當年若不是侯友宜,就沒有今天的他」。他說,欣賞侯友宜堅強和謙遜的特質,甚至表示希望之後能再回到台灣生活,「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做一名台灣人」。
侯友宜與小查克在台上深深擁抱,溫馨場面感動現場許多僑胞。
20日晚僑宴席開52桌,超過500位僑胞到場支持,現場國旗飄揚,造勢氛圍濃厚,僑宴結束後,訪問團預計搭乘美西時間21日凌晨的華航班機返回台灣,結束8天7夜的訪美行。
值得注意的是,侯友宜18日在華府智庫發表演說,首次闡釋「3D戰略」:嚇阻、對話、降低風險等內涵,堅持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歧異;他認為,現狀是動態平衡,民進黨政府任內,是一個滑向打破台海微妙均衡、朝向衝突發展的「新現狀」。
侯友宜美東時間18日上午在「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以「以和平共創台灣願景與印太未來」為題發表演說,與會學者包括「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前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等學者。
侯友宜演說時首度正式提出以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降低風險(De-escalation)所組成的「3D戰略」,向智庫學者闡釋「3D戰略」內涵架構;而在17日,「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也刊出侯友宜的投書,內容闡述他對國防、兩岸、能源等政策構想,及為避免兩岸走向戰爭提出的解決途徑。
侯友宜說,希望透過「3D戰略」,在堅決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地位的基礎上,建構兩岸的和平穩定,進而維持印太區域穩定。
以下為侯友宜部分訪美行程之圖輯:
侯友宜訪美期間於20日出席矽谷高科技論壇,美國國家冰球聯盟的聖荷西鯊魚隊母公司(Sharks Sports & Entertainment)總裁比契爾(Jonathan Becher)致贈侯友宜一件23號背號球衣,意味2023年氣勢長紅。中央社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3)18日下午赴美國國會進行一連串拜會,包括與共和黨籍眾議院外委會成員賽爾夫(右2)會晤。中央社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8日拜會布魯金斯研究所座談,與會學者包括「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左2)、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右1)、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左1)。(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提供)中央社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18日拜會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AIT主席羅森柏格(左)親自至1樓大廳迎接。中央社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左2)17日晚間出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華府僑宴,大方與侯友宜(右2)及僑胞合影。中央社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4)9月15日造訪紐約華埠,在哥倫布公園中山廣場的國父孫中山銅像前與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左3)等人合影。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