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瑞芳區公所21日表示,已封閉坑子內山區6處步道,並張貼告示呼籲民眾不得進入;封閉至秋季結束,開放前會地毯式巡查。■醫師表示,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螫傷,可能引起全身性毒性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在戶外活動時,建議避免穿著鮮豔衣物或塗抹香水。■農業部官網提醒, 每年9-11月應避免在陰雨天進行登山活動。

  2564
根據<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EETHOMEese/" role="link" tabindex="0">瑞芳大小事</a>網友po文, 事發地點在瑞芳萬壽山;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諮詢中心提醒,9月是蜜蜂或胡蜂螫傷通報旺季,若遭遇蜂螫,應避免...

根據瑞芳大小事網友po文, 事發地點在瑞芳萬壽山;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諮詢中心提醒,9月是蜜蜂或胡蜂螫傷通報旺季,若遭遇蜂螫,應避免...

更新時間: 2023-09-21 22:43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昨天(20日) 有登山團體在新北市瑞芳山區遭蜂群攻擊,造成2死9傷。瑞芳區公所今天(21日) 表示,已封閉坑子內山區6處步道,並張貼告示呼籲民眾不得進入;封閉至秋季結束,開放前會地毯式巡查。

這個登山團體昨在新北市瑞芳區坑子內山,前往萬壽山區途中遭蜂群攻擊,共7男4女被螫傷。消防局據報前往救援,搬運過程,胡男和焦男失去生命徵象,送醫仍不治;其餘9人也受傷送醫。

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長楊淑方、瑞芳區長楊勝閔,今天前往殯儀館慰問2名死亡的新北市民家屬,也將協助喪葬善後。

中央社引述動保處表示,依據登山客遭攻擊的症狀研判,應該是遭虎頭蜂螫,但多名動保人員在現場沿著步道及附近尋找,始終沒有找到蜂巢也沒有發現蜂的屍體,研判蜂群是到現場覓食,目前無法判定是哪種虎頭蜂。

楊淑方說,她到現場觀察發現為未開發的雜林山徑,非一般步道,人員須自行開闢路徑才有辦法前行,加上岔路非常多容易在山頭迷失。

楊淑方稱,該處是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山區本來就有多種種類的蜂,不管是媒體報導所稱黑腹虎頭蜂,或捕蜂達人研判的黑腳虎頭蜂,都屬於具有毒素的危險昆蟲。重點不在於虎頭蜂的種類,而是要避開危險區域。

瑞芳區公所主任秘書李觀宏今天受訪表示,已經先將坑子內山往萬壽山的山徑,暫時封閉6處登山步道入口,拉起黃色的封鎖線,並且張貼告示說明封閉區域的經緯度。

李觀宏說,因虎頭蜂在秋季最凶猛,坑子內山區往萬壽山山徑,預計整個秋季都將封閉,呼籲民眾不要任意闖入避免驚擾蜂群。將來冬天開放前,會多次巡邏山區路徑,監控確認安全無虞才會開放。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新北市瑞芳區公所21日表示,鑑於山區有虎頭蜂攻擊登山客,坑子內山區往萬壽山山徑,預計整個秋季都將封閉,並會多次巡邏山區路徑,確認安全無虞才會重新開放。(以上圖片均由瑞芳區公所提供/中央社)

更新時間: 2023-09-20 23:30

兩名死者患有慢性病 抵抗力不如一般人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由20人組成的登山團體,今天(20日)在新北市瑞芳山區登山健行途中遭蜂群攻擊,其中11人送醫,2名男子經急救後宣告不治。

這個登山團體,今天在新北市瑞芳區坑子內山走向萬壽山區途中遭到蜂群攻擊,有7男4女共11人被螫傷,其中7人症狀較輕微,與未受傷的9人自行下山,途中與上山搜救人員會合送醫。

另4名同為60多歲的許姓、王姓、胡姓和焦姓男子傷勢較為嚴重,其中焦男跌落約5公尺深的山谷,4人留在山區等待救援,搜救人員約下午1時30分接觸到4名患者,並將焦男救回步道,4人當時意識清楚。

許男和王男尚可行走,在搜救人員陪同下走到瑞慈宮登山口,由救護車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治療,治療後已返家休養。不過,搬運過程中,胡男和焦男失去生命徵象,立即注射腎上腺素和輸液,加速搬運下山後,分別送往瑞芳礦工醫院和台灣礦工醫院急救。

中央社引述台灣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表示,焦男到院時已失去呼吸、心跳,全身發黑、瞳孔已放大且四肢肌肉已僵硬,經急救後,下午5時58分宣告不治。胡男則於晚間6時急救無效,回天乏術。

同團的王男表示,上午10時許在登山口集合出發,經過約1.5小時後,突然一整群蜂竄出,可用傾巢而出形容,怎麼逃也逃不掉,許多同行山友逃跑時跌倒,手腳等處被叮傷,但沒看到蜂窩。

王男表示,胡男和焦男患有慢性病,抵抗力不如一般人,他目睹2人倒地身上布滿蜂群,試圖想把蜂群趕走,卻把蜂群引上身也遭蜂群襲擊,其中焦男全身都變黑,當時看起來病況就不太樂觀。

自由時報報導,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今晚根據消防人員被咬的傷口,及比對有人拍到的蜜蜂照片,認定襲擊登山者的蜂群是黃腳虎頭蜂。黃腳虎頭蜂的毒性和攻擊性僅次於黑腹虎頭蜂。

更新時間: 2023-09-20 20:39

台灣新北瑞芳登山客遭蜂螫•11人輕重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新北市消防局今天(20日) 指出,瑞芳區登山客遭蜂螫事件,傷勢較嚴重的4人在救援下山途中,其中2人生命徵象轉變為OHCA(無呼吸心跳),消防救護人員持續急救並搬運下山。

根據華視新聞最新消息, 兩名男性登山客送醫後仍不治死亡。據登山客表示,他們當時碰到了上百隻虎頭蜂攻擊,連消防員前往救援時,儘管戴著厚厚的手套, 虎頭蜂一樣可以穿過去。

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的八分寮登山步道,區公所緊急派人拉封鎖線封閉出入口,並且請動保人員巡視,只要發現有蜂窩,就會拆除。

中央社引述消防局稍早表示,瑞芳山區今天發生蜂螫人事件,多名登山客疑遭虎頭蜂攻擊。其中,7人傷勢比較輕,自行下山後由消防局送醫治療。

另有4人遭螫傷勢嚴重,且出現過敏性反應,在現場等待救援。消防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後,給予注射點滴及腎上腺素,並協助行動不便的4人搬運下山。

消防局指出,在這4人中,有2人在搬運下山途中生命徵象轉變為OHCA,消防救護人員持續予以心肺復甦術(CPR)急救並搬運下山,估約需1至1.5小時會下山。在搬運途中,有3名消防人員遭蜂螫,但暫無大礙。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新北市瑞芳區八分寮登山步道20日發生多名登山客遭蜂螫意外,消防局第六救災救護大隊獲報馳援,以捲式擔架搬運傷勢較重者下山就醫。(翻攝畫面)中央社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新北市消防局表示,瑞芳山區20日發生蜂螫事件,多名登山客疑遭虎頭蜂攻擊,消防獲報到場先給部分傷者施打點滴,救護人員也協助肌肉注射腎上腺素,以舒緩遭蜂螫所產生不適。(翻攝畫面)中央社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登山客遭蜂螫•11人輕重傷2人送醫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首次發稿: 2023-09-20 15:34

台灣新北瑞芳20人登山遭蜂螫•消防局出動20車51人救援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今天(20日) 中午11時38分據報,指瑞芳區有多名登山客遭蜂螫,已派遣人車攜帶腎上腺素及繩索前往救援。

消防局表示,中午接獲報案,指瑞芳區三爪子坑路坑子內山往基隆萬壽山區有多人遭蜂螫。初步瞭解為朋友間互約去爬山,共約20人登山,有多人遭蜂螫,意識清楚。

根據中央社,消防局獲報後,已派遣20車、51人並攜帶腎上腺素及繩索前往救援,也請基隆市消防局支援;實際遭蜂螫狀況與人數,將到場後進一步調查處置。

網友蘇有德瑞芳大小事粉專PO文指出: 來自北市及新北共20名登山客於八分寮山系登山遭遇虎頭蜂群攻擊,新北消防動員鄰近12個分隊救護車輛及警義消人員,分別自萬壽山、東和里、八分寮及瑞慈宮等四處登山口入山協尋,其中較輕傷16人已由萬壽山步道護送下山送醫,另四名傷勢較重人員已先處治,將路續由救護人員護送從瑞慈宮下山後送醫。

9月份是蜜蜂或胡蜂螫傷通報旺季,北榮毒物中心15日提醒,研究指出若被大量蜜蜂、或同時被胡蜂螫傷20處以上,螫傷部位較多或年齡較大者,遭螫後可能產生較嚴重中毒反應。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諮詢中心統計,2001至2021年期間,共有611名因蜂螫傷通報至毒物中心的病人,其中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螫傷主要發生在夏季和秋季,且於9月份達通報人數最高峰;其中有29人嚴重中毒症狀,甚至有17人因中毒而致死。

中央社9/15引述台北榮總毒藥物諮詢中心主任楊振昌受訪表示,蜜蜂和胡蜂螫傷,可能引起全身性毒性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

臨床案例方面,楊振昌說,過去曾有消防隊員要上山處理虎頭蜂窩,卻在穿好防護裝備前,因卡車經過驚擾蜂群,導致隊員被螫,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分隊長還出現嚴重過敏性反應;此外,曾有飲酒民眾被蜂群攻擊,雖然蜂螫數量不算太多,仍引發凝血功能異常,造成腦出血。

至於產生嚴重反應的風險因子,楊振昌指出,遭螫傷數目越多,直接毒性反應就越嚴重;對於胡蜂螫傷,若螫傷數超過20處時,則可能產生嚴重中毒症狀,甚至死亡。年齡較大者及身體多處部位被螫傷的病人,都與是否產生嚴重中毒具有顯著相關性。

若遭遇蜂螫處置,楊振昌建議,蜂群攻擊有範圍性,應盡速遠離現場,並取出螫針;輕微螫傷可以冰敷緩解症狀;局部症狀持續未緩解時,可塗抹消炎止痛藥,且應避免搓揉,以免併發蜂窩性組織炎。

若產生過敏性反應或全身性中毒反應,應盡速就醫,如未產生過敏性休克或嚴重全身性中毒,多數病患預後相當良好。

由於目前正值蜂螫的高峰季節,北榮毒物中心提醒,民眾應保持警惕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在戶外活動時,建議避免穿著鮮豔衣物或塗抹香水;遇見蜜蜂和胡蜂在附近盤旋時,應迅速且安靜離開。

【報你知】蜜蜂螫傷之照護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更多相關知識 請見: 台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如何預防蜂螫:

【更新】台灣新北瑞芳11登山客遭虎頭蜂螫傷•其中2人不治 醫師: 9月是旺季•被螫勿揉搓
以上資料來源: 農業部官網

更新時間 : 2023-12-03 15:46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