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煥膚不成當心「3大酸害」找上門 研究:補骨脂酚等4大成分可取代酸類保養品

  118
酸類保養品會暫時性破壞角質層,若使用不當,恐因使用風險相對較高而使肌膚屏障嚴重受損。(圖/pixabay)

酸類保養品會暫時性破壞角質層,若使用不當,恐因使用風險相對較高而使肌膚屏障嚴重受損。(圖/pixabay)

(台灣英文新聞/醫藥組 綜合報導)使用酸類保養品進行居家煥膚是時下的保養風潮,雖然標榜可減緩痘痘、粉刺、皮膚暗沉、老化等問題,但酸類具有刺激性,網路上也頻傳刷酸所導致的脫皮、泛紅等災情。皮膚科醫師吳明穎說明,酸類保養品的作用機制能夠加速角質代謝的週期,但會暫時性破壞角質層,若使用不當,恐因使用風險相對較高而使肌膚屏障嚴重受損。提醒民眾使用前諮詢皮膚科醫師審慎評估,以免最後煥膚不成反讓爛臉上門。

為何民眾使用酸類保養品後,會出現脫皮、泛紅等問題?吳明穎表示,市售酸類保養品以自皮表剝離角質為主的機制,反而會對膚表產生暫時性破壞,導致屏障力下降、易敏感刺激,並提醒民眾應評估自身適合的保養方式,一旦出現肌膚不適就建議立即停用並就診。

市售酸類多為化學性去角質 醫師示警破壞角質層的「三大酸害」:

  • 脫皮酸害:帶給肌膚脫屑泛紅的損傷

吳明穎說明,酸類保養品會使肌膚角質層暫時遭到破壞,進而影響肌膚屏障力,造成脫皮、紅腫、乾燥等不適反應。提醒初期在使用酸類的民眾,要更緊密觀察是否有上述狀況發生,適時調整產品或是使用方式,減少酸害發生風險。

  • 爆痘酸害:引爆肌膚粉刺惡化為發炎反應

粉刺肌的民眾使用酸類時需要特別謹慎,因為粉刺就像是肌膚的不定時炸彈,產生發炎反應就會變成痘痘,而塗抹酸類成分保養品,皮膚可能會有暫時性惡化的風險,刺激粉刺發炎、引發爆痘反應。因此吳醫師提醒,使用酸類後若有嚴重爆痘的現象,切勿視為刷酸後的正常現象或隱忍,應盡快至皮膚科尋求專業協助。

  • 反黑酸害:過度角質代謝破壞肌膚屏障恐致黑

酸類雖然有幫助老廢角質代謝的作用,但同樣也會使肌膚對紫外光照的保護較低,導致肌膚更容易曬黑、曬傷。醫師建議,如有使用酸類,平時應做好防曬工作,以免暗沉問題未改善反讓煥膚「越煥越黑」。

醫師揭露煥膚兩大關鍵 非酸類也能做到

雖市售酸類保養產品能解決膚表角質代謝問題,但也會讓肌膚面臨可能的酸害風險。吳明穎分享,皮脂氧化、分泌異常、肌膚角質代謝不正常,會引發毛孔跟皮脂管道堵塞,也是導致肌膚暗沉、粉刺、痘痘問題的根源。然而,酸類保養並不一定適合所有肌膚狀態。

吳明穎補充,相比僅從膚表剝離角質,濃度、風險偏高的酸類保養品,居家煥膚有另一種解決肌膚問題的方式,即是從減少皮表脂質過度分泌及氧化、正常化角質代謝速度著手。因此,煥膚不一定只有用酸一途。目前已有許多國外研究證實部分非酸類的保養成分,同樣能做到煥膚的功效,如補骨脂酚(Bakuchiol)、乙醯葡萄糖胺(Acetyl Glucosamine)能正常化角質代謝;丁基酪梨酯(Butyl Avocadate)、兒茶素(Catechins)有降低皮脂過度分泌及抗氧化的效果,可以從肌膚問題的源頭解決保養困擾。

如果是曾因使用酸類而有爆痘、脫皮、泛紅等現象的民眾,或為敏感肌、肌膚處於發炎狀態、經常日曬者、懷孕中、剛完成醫美療程者,皆可評估使用不含酸的煥膚產品。醫師也提醒,無論是使用哪種煥膚方式,使用前皆須了解自身膚況,或於塗抹保養品至臉部前,先在耳後、頸部測試是否有刺激或過敏反應,必要時也應諮詢皮膚科醫師,避免保養不成反而帶來更多肌膚問題,得不償失。

更新時間 : 2023-12-01 21:39 GMT+08:00